[发明专利]对阵列馈电系统输出的目标角位置进行校准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28471.X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3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骏;杨刚;吴彬;王杰;高伟;李挺;孙玉光;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清瑞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21 | 分类号: | H04B17/21;H04B1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魏凤程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馈电 系统 输出 目标 位置 进行 校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对阵列馈电系统输出的目标角位置进行校准的系统及方法,涉及阵列馈电系统校准技术领域,采用迭代算法计算出目标信号源的角度和距离,得到迭代后馈电阵元接收信号序列,使得采集到的信号序列更加准确,有利于后续的校准步骤;对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接收的信号序列的幅相值,并根据馈电阵元内置的参考幅相值计算接收的信号序列的幅相值与参考幅相值的差值,并生成差值表。将幅相值的差值最小的馈电阵元作为基准,对其他馈电阵元的距离和角度进行校准,使校准结果更为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阵列馈电系统校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阵列馈电系统输出的目标角位置进行校准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相关样机的生产,阵列天线的设计、生产、测量技术开始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并被特别重视。大规模有源天线阵列技术作为5G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大规模阵列天线测量技术中的近场平面波生成器测量方案,由于其本身是由大规模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作为测量系统,其各通道之间的一致性需要由一定的手段来进行保证,从而获得理想的性能。
相控阵天线因其具备快速的波束扫描、灵活的波束赋形、较高的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无线通信领域。相控阵在对各个通道进行监测时,需要用到标定网络,该网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关,需要使用一整套控制设备,较为复杂;而另一种即由定向耦合器和功分器组成,较为简单,其通过在主路上引入定向耦合器,耦合一部分能量,再通过功分器传递到监测末端,同时通过功分器输出的功率可以判断相控阵的每个通道是否正常工作,从而在相控阵工作时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而不需停机检查。相控阵天线自校准网络是采集阵元信号幅相值的分部件,要想让各单元天线发送的信号达到预定幅相值要求,需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校准网络。校准系统只能补偿从校准网络传下来的各通道幅相值的偏差,却无法消除由校准网络带来的误差。因此,自校准网络的精准度对提高相控阵天线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现有的半实物射频仿真技术中,角度模拟通常采用阵列天线三元组的方式来实现。阵列天线上的三个相邻天线构成一个三元组,通过三元组辐射的信号来模拟试验的信号,辐射的方向正对被试设备。辐射信号在三元组之内的运动,或者从一个三元组到另一个三元组之间的运动,代表了目标角位置的运动。
目标信号的位置是通过控制三元组三个天线辐射信号的相对幅度来实现的,目前在硬件上具体是通过控制程控衰减器和程控移相器来实现的。通过程控移相器控制三元组三个天线支路辐射信号的相位,使之到达被试设备的相位相等,这样三元组三个天线支路所辐射信号的振幅中心便是目标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对阵列馈电系统输出的目标角位置进行校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定位场中馈电阵元和目标信号源的个数及其位置信息,馈电阵元接收目标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计算迭代后馈电阵元接收的信号序列;
S2、对所述信号序列的信号特征进行分析,得到接收的信号序列的幅相值,并根据馈电阵元内置的参考幅相值计算接收的信号序列的幅相值与参考幅相值的差值;
S3、将幅相值的差值最小的馈电阵元作为基准,对其他馈电阵元的距离和角度进行校准,并生成校准完成的馈电阵元序号,判断所有的馈电阵元的校准是否完成。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
S11、获取定位场中馈电阵元和目标信号源的个数及其位置信息,馈电阵元接收目标信号源发出的信号;
S12、用xm(t)表示第m个馈电阵元在t时刻接收的信号,则所有M个馈电阵元接收的信号序列为x(t):
;
S13、采用迭代算法计算N次迭代后馈电阵元接收信号序列x(N)(t):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清瑞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清瑞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8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