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29043.9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祺;胡远光;王硕;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航遥启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星座 星间链路 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方法,包括:获取外部系统传输的时隙表、路由表、用户接入表;自定义配置每颗卫星遥测数据帧数、运管业务数据帧数、测控业务数据帧数;在每颗卫星遥测数据帧数、运管业务数据帧数、测控业务数据帧数内计算每颗卫星每个时隙的卫星自身状态,包括每个时隙的吞吐量、时隙卫星内存使用率、时隙带宽;按照星间链路于用户的业务服务要求定义评估体系,选取评估指标,自定义配置每个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权重,根据每颗卫星每个时隙的卫星自身状态数据,给出评估结果。本发明用于解决对混合星座星间链路规划的正确性可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星间链路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斗混合星座设计包括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布局的优势在于抗遮挡能力更强、能实现全球覆盖、全球服务,又可为亚太大部分地区用户提供精度更高的服务。
为确保以星座星间链路为代表的复杂星间链路的运行服务效果,在使用网络建链拓扑、路由规划参数前,应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确认. 提出了对复杂星间链路网络规划进行参数正确性快速评估和业务服务性能评估的分级评估方法。第一级评估实现网络规划结果正确性的快速判断, 涵盖了场景要素符合性、节点特性符合性、测量业务约束满足性、数传性能满足性等多维度综合化快速验证评估.第二级实现网络规划结果有效性的进一步确认, 构建由星间网络行为模型和数据接入模型组成的星间链路网络仿真系统,基于星间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加速仿真, 统计建链数量和数据包传输性能并与业务服务指标比对, 完成业务服务性能仿真评估. 经对星座星间链路典型业务场景的两级评估结果的比对,验证了分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现有的星间链路一般都是某一种轨道类型的星间链路,北斗三号采用的是混合星座,包含三种轨道,即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而尚未出现支持4种轨道类型的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方法,用于解决对混合星座星间链路规划的正确性可用性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混合星座的星间链路评测方法,包括:
S1:获取外部系统传输的时隙表、路由表、用户接入表;
S2:自定义配置每颗卫星遥测数据帧数、运管业务数据帧数、测控业务数据帧数;
S3:在每颗卫星遥测数据帧数、运管业务数据帧数、测控业务数据帧数内计算每颗卫星每个时隙的卫星自身状态,包括每个时隙的吞吐量、时隙卫星内存使用率、时隙带宽;
S4:按照星间链路于用户的业务服务要求定义评估体系,选取评估指标,自定义配置每个评估指标在评估体系中权重,根据每颗卫星每个时隙的卫星自身状态数据,给出评估结果。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在每颗卫星遥测数据帧数内,从第0时隙开始,遍历卫星列表,获取每个卫星在当前的时隙内是否有星间帧发送,统计到第0时隙的卫星时延和跳数。
进一步地,在运管业务数据帧数内,从第0时隙开始,从测站往绑定的卫星传输,统计在能够传输的情况下,当前时隙的传输量,以获得每个时隙的吞吐量。
进一步地,在测控业务数据帧数内,从本时隙开始,找到当前时隙可达的测控卫星,向该卫星发送一个星间侦作为探测侦,记录该探测侦达到目的卫星所需时延跳数,统计该卫星在本时隙所有的时延跳数,将时延最短的那组数据作为该卫星的测控时延跳数。
进一步地,还包括:S5:将S1中外部系统传输的时隙表、路由表、用户接入表,S4中定义的评估体系及评估结构传输至专家评估系统,由专家进行人工审核,并生成评测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航遥启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航遥启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9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