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0921.9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4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偿;张颖;胡建兴;杨栎潼;陈慧真;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61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星 幼虫 人工 繁育 方法 | ||
1.一种长棘海星浮浪幼虫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于长棘海星繁殖季捕捞性成熟的长棘海星亲本,暂养在过滤海水中,充气流水养殖,水体温度为29±0.5℃,盐度为33~34ppt,pH为8.0~8.1,然后使用催产素分别对父本和母本进行体内注射催产,按精卵1:10-1:1000的比例进行体外受精,对受精卵进行培育,当幼虫发育为具有完整消化道的原肠期后,投喂饵料藻类,并换水,原肠期幼虫经羽腕早期发育成羽腕后期幼虫时,增加饵料藻的投喂,直至全部幼虫发育为短腕后期幼虫,长棘海星幼虫的水体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9~30℃,盐度33~34ppt和pH8.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海水是用孔径0.5μm过滤器过滤的海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暂养和长棘海星幼体的水体培养条件的光照强度是200Lu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喂饵料藻类,并换水是每天投喂一次饵料藻类,每隔两天更换1/2的海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加饵料藻的投喂是每天增加一次饵料藻的投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产素为1-甲基腺嘌呤,注射浓度为10-5M~10-3M,每次注射剂量为1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受精卵进行培育,受精卵的培养密度为0.2只/ml~2只/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饵料藻类为硅藻类或绿藻类,单一藻种投喂,水体每种藻类的终浓度为2000~10000cells/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类为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eülleri)或三角指褐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藻类为杜氏盐藻(Dunaliella tertiolect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09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壳边界电缆孔洞封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机械陀螺仪及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