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6424.X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宾;邓昊;王双永;王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61L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卢盛辉;赵燕力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病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属于木材保护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木构件熏蒸消杀危害环境和人员的问题,所述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源(1)、管路(2)和消杀仓(3),热源(1)能够通过管路(2)向消杀仓(3)内供应热气,消杀仓(3)含有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半仓体(31)和第二半仓体(32),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3102)和第二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3202)对应连接;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3102)与第二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3202)分离。所述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采用高温蒸汽进行害虫消杀,处理过程对古建筑木构件和人员均无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保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木构件常遭到各种病虫害侵蚀,其常规防护措施是利用药剂浸注或者涂刷进行预防,同时对残损木构件进行修补去除损害部位。但对于正发生病害腐朽、虫害蛀蚀的木构件,内部存在大量害虫/虫卵,简单的涂刷浸注效果不好,对于这样的木构件常规虫害处理方法是先采用药剂对整座建筑或者落架取下相应残损木构件进行帐幕熏蒸消杀处理,但整个消杀处理工程费用高,处理时对场所空间大小、周边环境要求高,帐幕覆盖部位固定,不能随意移动。同时药剂熏蒸灭杀处理是使用剧毒药物(硫酰氟、硫酰氟、磷化铝等)对木构件内的害虫及虫卵进行毒杀,此类药物对人体也具有较大毒性,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及周边环境防护有着严格要求,熏蒸处理后的残余气体排放处理时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有研究发现在使用硫酰氟等药剂对木材熏蒸处理过程中药剂熏蒸处理木构件会减低木构件的结构强度,对木构件造成损害,不利于古建筑木构件保护。此外也有采用将防虫药液现场通过虫道孔洞灌注到木构件内部进行害虫灭杀,但存在因为虫道在木材内部不是均匀分布而造成药液灌注不均,无法保证害虫完全灭杀,此外因为虫卵表面具有一层保护壳,单靠药液直接接触虫卵,并不能对其有效杀灭。造成防虫处理后虫害继续发生等问题,同时如果处理时在构件上开药液灌注孔也对古建筑木构件造成损伤,违背了文物古建筑保护最小干预原则。
发明内容
为了上述对木构件熏蒸消杀危害环境和人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所述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采用高温蒸汽进行害虫消杀,该装置场所适应性好,便于操作,可以对发生病虫害的木构件进行局部原位置害虫病菌灭杀处理,处理过程对古建筑木构件和人员无损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源、管路和消杀仓,热源能够通过管路向消杀仓内供应热气,消杀仓为筒形结构,消杀仓含有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半仓体和第二半仓体,第一半仓体的第一周侧边和第二半仓体的第一周侧边之间通过转动部件连接,第一半仓体能够绕转动部件转动,当消杀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和第二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对应连接;当消杀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与第二半仓体的第二周侧边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便携性好,可以直接对发生病虫害的木构件进行原位局部消杀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古建筑中任意位置的木构件开展的害虫消杀处理,无需拆解木构件,装置本体轻便易携带运输,整个处理过程中无毒无害,操作便利。同时因为所述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采用高温蒸汽进行害虫消杀,同时也利用高温去除了木材内腐朽菌菌丝及孢子,达到灭菌杀虫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消杀仓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消杀仓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木构件菌虫病害消杀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6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连接器及通信线缆成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出油阀末端燃油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