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均相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2315.9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玲慧;刘燕;刘围;王颜;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科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C22B3/26;C22B3/22;C01G5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相 催化剂 废液 回收 贵金属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从均相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工艺简单,可提高回收产品的质量,并降低回收处理的成本;包括以下步骤,S1,酸调节pH;S2,加入络合剂和三相催化剂进行络合萃取,50~90℃下搅拌混合2~6h后静置至油水分离;S3,电渗析;S4,碱调节pH,获得固液混合物;S5,压滤:采用板框压滤所述固液混合物,获得的沉淀经干燥后得到氢氧化铑,压滤后的滤液为所述络合剂回用于所述萃取反应罐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化工废液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从均相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催化剂可用于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在化工合成中有重要作用;贵金属主要指金Au、银Ag和铂族金属(铂Pt、钯Pd、铑Rh、铱Ir、钌Ru、锇Os)等金属元素,由于具有较强化学稳定性、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而常被用作贵金属催化剂。
均相催化是指催化剂与反应介质不可区分、与介质中的其他组分形成均匀物相的催化反应体系,常用的均相催化剂有铑、钉、铱等贵金属与三苯基膦等有机物形成的络合物,主要用于有机合成的氢化反应、羰基加成反应、酰氢化反应等,由于贵金属的稀缺性,从反应后的均相催化剂有机废液中回收贵金属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保证环境安全。
现有从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如专利号为CN201310437800.5的“一种从辛酸铑有机废液中回收铑的方法”采用酸进行pH调节、络合剂和相转移催化剂进行络合萃取、以及碱性沉淀剂进行沉淀并经干燥的方式从辛酸铑废液中回收得到粗铑,以避免焚烧法污染空气、造成能源浪费以及铑流失的问题,然而该方法采用液态相转移催化剂,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精馏回收,回收成本高,针对此问题本发明采用易于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三相催化剂,并利用装置特点,使三相催化剂一直保留在系统中,后期量不够补加即可,极大简化了工艺路线及降低了回收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贵金属铑回收成本高,回收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从均相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工艺简单,可提高回收产品的质量,并降低回收处理的成本。
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均相催化剂废液中回收贵金属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酸调节pH:加水至含铑的均相催化剂废液中,采用酸溶液调节pH至0.5~1;
S2,络合萃取:在萃取反应罐内向S1混合物中加入络合剂和三相催化剂,所述络合剂为钾盐、钠盐或钡盐中的至少一种,50~90℃下搅拌混合2~6h后静置至油水分离;
S3,电渗析:将S2中的水相引入电渗析槽中,经电渗析获得含铑的无机溶液;
S4,碱调节pH:根据所述络合剂的阳离子种类采用对应阳离子的碱液调节所述含铑的无机溶液的pH至7~9,获得固液混合物;
S5,压滤:采用板框压滤所述固液混合物,获得的沉淀经干燥后得到氢氧化铑,压滤后的滤液为所述络合剂回用于所述萃取反应罐中。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S2中所述三相催化剂为氯代酰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聚苯乙烯固载的聚乙二醇苄基醚微球或者三苯基膦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所述三相催化剂与所述含铑的均相催化剂废液中有机物含量的质量比为1:100~1:50;
S2中所述络合剂为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钡或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络合剂与所述含铑的均相催化剂废液中贵金属的质量比为1:1~1:5;
S2中所述萃取反应罐的底侧设有小孔径陶瓷板,小孔径的孔径为1-50μm,作用是为了拦截固体状的三相催化剂,使其留在萃取罐内,不随溶液流出而带出;
S3中所述电渗析槽为双极膜电渗析槽,电渗析电压为10V~25V,反应时间3~8h;
S1中酸溶液为浓盐酸或者浓硫酸中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科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电科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2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