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人小腿皮肤拉链打磨粘接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3116.X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新;刘伟东;姜立斌;解明浩;王凯;郝烨;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9/12;B24B41/06;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人 小腿 皮肤 拉链 打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假人小腿皮肤拉链打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打磨装置、小腿皮肤固定装置以及压紧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装置用于为所述系统提供支撑作用;
所述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用于为所述打磨装置提供动力源,以带动所述打磨装置移动;
所述打磨装置用于在所述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的带动下对待处理的假人小腿皮肤拉链进行打磨;
所述小腿皮肤固定装置用于对待处理的假人小腿皮肤件进行固定;
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对涂完胶的假人小腿皮肤拉链与皮肤之间的连接区域进行压紧,以使假人小腿皮肤拉链与皮肤之间进行粘接,其中,在假人小腿皮肤拉链与皮肤之间的连接区域被打磨之后,在所述连接区域涂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包括: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一光轴(6)、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二光轴(7)、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丝杠(8)、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一耳片(9)、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二耳片(10)以及步进电机(39);
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底座(11)、打磨装置打磨头(12)、打磨头底座卡销(13)、打磨头卡槽销轴(14)、打磨头前端滚轮(15)以及打磨头前端滚轮销轴(16);
其中,步进电机(39)通过联轴器带动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丝杠(8)进行正转和反转,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一耳片(9)与打磨装置底座(11)相连接,通过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第一耳片(9)的移动带动打磨装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底座(17)、压紧装置压紧头(18)、压紧装置卡槽销轴(19)以及压紧头前端滚轮(20);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第三支撑架(4)和第四支撑架(5);
所述小腿皮肤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横向凹槽第一卡座(21)、底板横向凹槽第二卡座(22)、底板横向凹槽第一卡座连接头(23)、底板横向凹槽第二卡座连接头(24)、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25)、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26)、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连接头(27)、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连接头(28)、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法兰盘(29)、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法兰盘(30)、第一卡座法兰盘固定螺栓(31)、第二卡座法兰盘固定螺栓(32)、底板纵向凹槽螺杆(33)、碰撞假人小腿腿骨(34)、碰撞假人小腿皮肤第一夹板(35)、碰撞假人小腿皮肤第二夹板(36)以及碰撞假人小腿皮肤中间挡板(37);
其中,横向凹槽第一卡座(21)、底板横向凹槽第二卡座(22)、底板横向凹槽第一卡座连接头(23)、底板横向凹槽第二卡座连接头(24)、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25)、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26)、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连接头(27)以及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连接头(28)进行垂直于底板(1)方向的移动调节和平行于底板横向凹槽与底板纵向凹槽的滑动调节,底板纵向凹槽螺杆(33)采用前半段与后半段为反螺纹结构,以通过底板纵向凹槽螺杆(33)自身的旋转使底板纵向凹槽第一卡座(25)与底板纵向凹槽第二卡座(26)相对接近或相对远离。
4.一种假人小腿皮肤打磨粘接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假人小腿皮肤拉链打磨粘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待处理的假人小腿皮肤与小腿拉链之间连接区域的外轮廓曲线;
通过小腿皮肤固定装置对待处理的假人小腿皮肤进行固定;
控制打磨装置打磨头移动到初始位置,并根据所述外轮廓曲线通过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对打磨装置打磨头的移动轨迹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打磨装置打磨头按照所述外轮廓曲线对假人小腿皮肤与小腿拉链之间的连接区域进行打磨;
在打磨后的所述连接区域涂胶;
通过双光轴滚珠丝杠装置对压紧装置压紧头的移动轨迹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压紧装置压紧头按照所述外轮廓曲线对假人小腿皮肤与小腿拉链进行压紧,以使小腿拉链粘接在假人小腿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31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