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7398.0 | 申请日: | 202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峰;刘强;宋西斌;刘福泉;杜飞;曹金柱;张现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模机构,包括母模板,母模板包括产品型腔、滑腔及卡合结构,卡合结构滑动设置于滑腔中,卡合结构内设置有产品流道,产品流道贯穿卡合结构并连通产品型腔,卡合结构包括沿滑腔侧壁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及限位块,其中,产品流道内形成的料把带动第一活动件及第二活动件向远离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活动件抵接限位块以完成第一段脱模;料把带动第二活动件向远离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活动件抵接限位块以完成第二段脱模。该脱模机构利用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及限位块之间的配合关系,将脱模时料把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为三段,避免了因料把冷却不足造成脱模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注塑成型是将热熔态的塑胶材料高速注入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型腔中,待塑胶材料冷却固化,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产品顶出,以获得成型产品的加工方法。由于注塑成型加工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和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应用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塑胶模具中常规的三板模进胶方式在拉料销的作用下料把脱模周期长,这是由于料把没有完全冷却,后收缩不足,料把处于膨胀状态,从而造成料把与产品流道之间的的抱紧力大,需要充分的冷却时间以保证脱模的有效性,进而导致注塑成型周期长,影响整体注塑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脱模机构,通过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与限位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三段式脱模的目的,利用层层剥离结构,分层减小料把与产品流道之间的抱紧力,使抱紧力分三段进行脱离,最终改善注塑周期、提高量产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模机构,包括母模板,所述母模板包括产品型腔、滑腔及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腔中,所述卡合结构内设置有产品流道,所述产品流道贯穿所述卡合结构并连通所述产品型腔,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滑腔侧壁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及限位块,其中,
所述产品流道内形成料把,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及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动件抵接所述限位块以完成第一段脱模;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动件抵接所述限位块以完成第二段脱模。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台阶部,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及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动件抵接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竖直侧壁以完成第一段脱模。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及所述第二台阶部沿着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台阶部及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产品流道之间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动件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竖直侧壁以完成第二段脱模。
优选的,所述母模板位于滑腔的底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台阶部、第四台阶部、第五台阶部,且所述第三台阶部、第四台阶部、第五台阶部的高度依次降低。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台阶部上,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台阶部上,所述第二活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部上,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在脱模前相抵接形成所述产品流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件包括滑动部及凸出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台阶部上,所述凸出部伸向所述第四台阶部的水平侧壁且不与其接触,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一活动件及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凸出部抵接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竖直侧壁。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部上,所述料把带动所述第二活动件向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凹槽的竖直侧壁抵接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竖直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7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