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8803.0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东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10;H01Q1/22;H01Q1/42;H01Q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机智 天线 支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00)、第一直线机构(200)、第二直线机构(300)、至少一根伸缩臂(400)和雷达天线屏蔽盒(500),所述底座(100)用于连接采煤机以及支承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的其余组件,所述伸缩臂(400)固定端的末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00)的一端,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00)固定端的末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0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00)移动端的末端铰接于所述伸缩臂(400)固定端的下方,且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00)和伸缩臂(40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直线机构(300)固定端的末端铰接于所述伸缩臂(400)的固定端,所述第二直线机构(300)移动端的末端铰接于所述伸缩臂(400)移动端的末端,所述伸缩臂(400)移动端的末端与所述雷达天线屏蔽盒(500)的两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臂(400)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伸缩臂(400)移动端的末端通过第一铰链(410)与所述雷达天线屏蔽盒(500)铰接,两根所述伸缩臂(400)固定端的下端面通过第一安装板(420)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板(420)用于铰接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00)的移动端,两根所述伸缩臂(400)固定端之间还通过第二安装板(430)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板(430)用于铰接所述第二直线机构(300)的固定端,所述第二直线机构(300)移动端的末端通过第二铰链(440)与所述第一铰链(4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两根所述伸缩臂(400)之间还连接有至少一块支撑板(4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机构(200)和所述第二直线机构(300)均为数字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达天线屏蔽盒(500)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敞口端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一口沿,所述下盒体的敞口端设有周向分布的第二口沿,所述第一口沿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口沿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二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达天线屏蔽盒(500)的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雷达天线屏蔽盒(500)的顶部为斜面。
7.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读取预设参数和实时数据;
S2计算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的高度比较值δd;
S3计算第一直线机构(200)和第二直线机构(300)的长度变化值δY1和δY2;
S4对第一直线机构(200)和第二直线机构(300)的长度进行调整;
所述预设参数包括雷达天线与煤层顶板的设定高度C,所述实时数据包括第一直线机构(200)的当前长度Y1、第二直线机构(300)的当前长度Y2、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的当前高度H1以及探地雷达返回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参数还包括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的高度和第一直线机构(200)的长度、第二直线机构(300)的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采煤机智能天线支架的高度比较值δd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获取直达波位置n0;
S22计算煤层表面位置N1;
S23以N1为种子点,进行追踪,获取行进方向上的煤层表面位置;
S24行进方向的位置减去直达波位置n0,可得雷达天线与煤层顶板的探测高度C1;
S25将雷达天线与煤层顶板的探测高度C1与雷达天线与煤层顶板的设定高度C比较后得到δd,即C1=C+δ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东,未经康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88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焊片自动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微型发光元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