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及压力盒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49421.X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2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谢亚辰;刘贺娟;罗佳顺;吴旭宁;方琰黎;班胜男;宋宇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环境 岩石 物理 力学 测试 渗流 压头 压力 | ||
1.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压头(100),所述密封压头(100)的前端有环形密封槽(11)和均匀布置的若干渗透孔(21),所述若干渗透孔(21)位于环形密封槽(11)内围;
密封压头(100)内设有密封流体注入通道(13)和渗流流体通道(14),密封流体注入通道(13)一端与环形密封槽(11)贯通,所述渗流流体通道(14)一端与若干渗透孔(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头(100)包括压头本体(1)和渗透垫块(2);
所述环形密封槽(11)一体制造于压头本体(1)前端边缘,密封流体注入通道(13)和渗流流体通道(14)设于压头本体(1)内,密封流体注入通道(13)一端与环形密封槽(11)贯通,另一端贯通压头本体(1)外表面;
所述压头本体(1)的前端有一体制造的嵌槽(15),嵌槽(15)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1)内围,渗流流体通道(14)一端贯通嵌槽(15),另一端贯通压头本体(1)外表面;
所述渗透垫块(2)装于嵌槽(15)内,所述若干渗透孔(21)设于渗透垫块(2)上,渗透孔(21)前后贯通渗透垫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本体(1)的前端有一体制造的矩形凸块(12),矩形凸块(12)位于所述环形密封槽(11)内围,所述嵌槽(15)位于所述矩形凸块(12)前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垫块(2)上从内到外等间隔设有多圈渗透孔(21),每一圈以渗透垫块(2)中心为圆心同心布置,每一圈沿圆周方向有等间隔布置的多个渗透孔(21);
所述渗透垫块(2)背面有多个圆槽(22)和多个径向直槽(23),多圈渗透孔(21)分别位于其中一个圆槽(22)上并与对应的圆槽(22)贯通,所述径向直槽(23)贯通多个圆槽(22),多个径向直槽(23)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布置;
所述渗流流体通道(1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圆槽(22)和/或径向直槽(23)正对。
5.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力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头,所述密封压头(100)有6个;
所述6个密封压头(100)两两位于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力盒,其特征在于:用至少8个弹性片(300)将所述6个密封压头(100)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力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样密封夹具(200),所述试样密封夹具(200)用于固定试样,试样密封夹具(200)的6个方向分别预留有与6个密封压头(100)适配的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地深空深海环境岩石物理力学测试用渗流压力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密封夹具(200)包括刚性外立方体框架(201)和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刚性外立方体框架(201)和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均有12条框边,刚性外立方体框架(201)和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的6个面均为矩形框;
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内可装入立方体试样(400),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一体制造,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的12条外棱角位置(2023)与刚性外立方体框架(201)的12条内棱角紧密贴合;
所述柔性内立方体框架(202)的每个面均有一体制造的环形凸缘(2022),环形凸缘(2022)用于插入密封压头(100)的环形密封槽(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494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冷储能系统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导线圈的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