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板坯辊道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0908.X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查丛文;王立兵;周伟文;王加林;钱有明;吕澍;曹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0 | 分类号: | B21B39/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板坯辊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辊子、设置于下底座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轴承套设于辊子上,所述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和位于上剖分座下方且对所述轴承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剖分座与所述下底座为焊接连接。本发明的轧机板坯辊道,轴承座采用剖分结构,将板坯对轧辊的冲击力,直接传递给下剖分座,下剖分座通过焊接形式与底座形成整体结构,能有效降低板坯冲击力对连接螺栓的影响,消除磨损影响,保持辊道定位精度,保证轧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轧机板坯辊道。
背景技术
热轧轧机板坯输送辊道,主要用于热轧轧机间的板坯运输,受轧制影响,板坯头尾易出现下扣现象,对辊道造成巨大冲击,目前轧机辊道常规设计为辊子本体装配轴承座,固定在辊道底座上,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辊道辊面磨损后,辊道易于整体更换,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板坯的冲击作用,轴承座与辊道底座之间的连接螺栓频繁发生松动,无法保持紧固的作用,轴承座与辊道底座之间接触面发生相对摩擦、冲击,一般一至两年就发生较大磨损,辊道无法维持原有的定位关系,与轧制运输通道形成交叉角,板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跑偏现象,板坯跑偏造成进入轧机时板坯不对中,极易形成轧制镰刀弯缺陷,对轧制过程造成影响。
如图5所示,轧机板坯输送辊道的轴承座结构在板坯的冲击下受力情况,对辊道轴承座以底面止口为支点进行受力分析,扣头板坯对辊道轴承座产生冲击力F,其形成的逆转矩M逆为:M逆=F×L;
为了抵御板坯冲击,辊道轴承座通过连接螺栓与底座止口产生顺时针转矩M顺为:M顺=N1×L1+N2×L2+Fn×Ln;其中,N1、N2分别代表螺栓接触面部位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螺栓拉力与底座对轴承座反支撑力的和。
由二者扭矩平衡状态可以得知,板坯对轴承座的冲击力主要由连接螺栓及轴承座止口的反支撑力进行平衡。当连接螺栓长期松动而失去紧固力时,其力矩主要由止口的反支撑力Fn进行支撑,而支撑力臂相对较小,从而造成Fn过大,导致止口部位发生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轧机板坯辊道,目的是能有效降低板坯冲击力对连接螺栓的影响,消除磨损影响,保持辊道定位精度,保证轧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轧机板坯辊道,包括下底座、辊子、设置于下底座上的轴承座和设置于轴承座上的轴承,轴承套设于辊子上,所述轴承座包括上剖分座和位于上剖分座下方且对所述轴承提供支撑的下剖分座,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通过螺栓连接,下剖分座与所述下底座为焊接连接。
所述螺栓设置多个。
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本体止口进行径向定位。
所述上剖分座与所述下剖分座之间通过平键进行轴向定位,上剖分座和下剖分座上设置让平键嵌入的键槽。
所述平键设置两个,所述轴承位于两个平键之间。
所述下剖分座内设置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轴承的润滑油孔。
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还包括内端盖和外端盖,所述上剖分座和所述下剖分座位于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
所述外端盖上设置与所述润滑油孔连通的连接油孔。
所述的轧机板坯辊道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辊子上的定距套,所述外端盖套设于定距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0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