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返青夏橙褪绿着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1389.9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邓秀新;叶俊丽;魏冉冉;路妍;孙权;岳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04 | 分类号: | A23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7 | 代理人: | 杨旭瑞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返青 夏橙褪绿 着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返青夏橙果实褪绿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返青夏橙果实进行冷激处理;将冷激后的返青夏橙低温处理5‑7天。本发明的方法在不使用化学试剂的前提下,只应用冷激和低温处理的方法就实现了对返青夏橙的褪绿和着色,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有效,并且处理时间短,控制在5‑7天内。此方法为提升夏橙果实色泽品质、增加果农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柑橘采后处理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促进返青夏橙褪绿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夏橙在我国广泛栽种,其作为极晚熟品种,能有效的填补柑橘鲜果淡季市场,是柑橘鲜果周年供应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夏橙果实成熟期晚,但在2月份以后会出现返青现象,劣化果实的外观品质,严重影响生产者的销售及消费者的选择。
目前一般使用乙烯利等化学试剂来促进夏橙果实转色。适当地使用乙烯利虽然不影响食品安全,然而化学试剂处理在公众印象中不是特别好;另一方面,乙烯利使用不当会导致果实失水、果蒂褐变和脱落等问题。
因此,针对夏橙返青的现象,需要开发新的果皮色泽提升技术,以提高夏橙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发明内容
本团队针对夏橙果实转色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避免使用化学试剂的前提下,研发一种新的方法处理返青夏橙,大幅提高其外观品质。
基于以上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返青夏橙褪绿着色的方法,包括对返青夏橙进行冷激的步骤。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返青夏橙进行冷激处理;
S2:将冷激后的返青夏橙低温处理5-7天。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1中通过将所述返青夏橙放置于-2至0℃下进行冷激。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1中将所述返青夏橙放入-2至0℃的冷激液中处理10-15mi n。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冷激液通过以下方法配制:
S3:将常温水与碎冰混合成冰水混合物,得到冷激液;
S4:冷激液的温度为-2至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S2中,所述低温处理在15℃、湿度80-90%和避光的环境下进行。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返青夏橙褪绿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返青夏橙进行冷激处理;将冷激后的返青夏橙低温处理5-7天。本发明的方法在不使用化学试剂的前提下,只应用冷激和低温处理的方法就实现了对返青夏橙的褪绿和着色,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有效,并且处理时间短,控制在5-7天内。此方法为提升夏橙果实色泽品质、增加果农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方法处理一定时间后返青夏橙的代表性果面照片。
图2为不同方法处理一段时间后返青夏橙的代表性果蒂照片。
图3为不同方法处理一段时间后返青夏橙的柑橘色泽果面亮度L值(A),a值(B),b值(C)及色调角Ho(D)柱状统计图。
图4为不同方法处理一段时间后返青夏橙的柑橘色泽指数(CCI)柱状统计图。
图5为不同方法处理20天后返青夏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和可滴定酸含量(B)柱状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我们研究过程中发现,对返青夏橙在-2-0℃左右进行冷激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冷藏,可促进返青夏橙褪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1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