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臭青刺果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1627.6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新;赵颖;解勇;贺锐;禹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4 | 分类号: | C11B3/14;C11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李中强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臭 青刺果油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臭青刺果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青刺果油在真空装置加热,通过水蒸气蒸馏,冷却后离心得到脱臭青刺果油。本发明的脱臭工艺包括:脱臭系统的温度为45℃‑250℃,时间为20‑120min。该方法属于物理方法,脱臭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助剂,无废水污染,为青刺果油脱臭工艺提供了参考。本发明通过控制青刺果油加热的时间和温度,摸索出青刺果油脱臭的优化工艺,即保持青刺果油护肤活性的温度和加热的时间。本发明的脱臭工艺缩短了加工时间和加工使用的能源,有效保留了其抗氧化性能。制备的化妆品有效提高了其抗氧化性能,使油脂在其本身的天然保湿功能上,还兼具了抗氧化的护肤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型涉及天然产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臭青刺果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青刺(
青刺果油为青刺的成熟果实经过加工后压榨而成,主要由三酰甘油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的双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由于青刺果油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其他植物油含量高,容易氧化,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降解并形成初级和二级氧化产物。脂质氧化过程导致青刺果油产生油脂味、哈喇味、怪味、酸味等异味,同时也会导致生物活性物质损失和有毒化合物的形成,使青刺果油的渗透性,抗衰老等诸多功效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青刺果油脱臭和增强其功能活性的方法。
目前,尚未有报道称可以应用青刺果油专用脱臭制油技术,青刺果油的脱臭加工技术和护肤活性技术的提高成为青刺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研究适合青刺果油理化特点的专用脱臭加工技术并探讨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具体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专利初步解决了上述青刺果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青刺果油的工艺化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应用支撑。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申请提供一种脱臭青刺果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脱臭青刺果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脱臭油通过加热至45-250℃,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脱臭完成后,用冷却装置冷却温度至60℃以下,再通过离心过滤后,得到脱臭成品油,并储存待用。
进一步的,所述脱臭温度为45-250℃,操作压强为0.001-1MPa,脱臭时间为20-120min,离心转速为2000-10000r/min,离心时间为5-60min。
本发明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脱臭青刺果油,所述脱臭青刺果油由上述方法制得。
本发明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脱臭青刺果油在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药物、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应用。
本发明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槲皮素0.0001-1份,棓酸0.001-1份,脱臭青刺果油10-100份。
本发明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槲皮素0.0001-1份,棓酸0.001-1份,脱臭青刺果油10-100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1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