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INC01089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2037.5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7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人;王显腾;李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713 | 分类号: | A61K31/713;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周建军;彭家恩 |
地址: | 51803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nc01089 制备 治疗 癌症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LINC01089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阐明了LINC01089在SCLC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中的功能,并揭示LINC01089可以作为潜在的核酸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LINC01089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男性和女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位居榜首[1]。肺癌在组织学上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为15%和85%[2]。其中SCLC是最具侵袭性的肺癌亚型,特点是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有较高的转移潜能和致死率,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3]。临床上发现大多数SCLC患者在初始治疗时期对化疗药物敏感,但在治疗6-12个月后极易产生获得性耐药,进而复发。尽管近年来对SCL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了较深入的研究,针对SCLC的治疗也出现了许多新策略,比如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PD-L1抗体+顺铂+依托泊苷),但耐药问题依然存在,且总体疗效的提升仍然有限[4,5]。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SCLC耐药的分子机制,鉴定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以期为SCL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FAK(Focal adhesion kinase,局部黏着斑激酶)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通过介导生长因子受体和整合素产生的信号调控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生存[6]。FAK最初在细胞中以失活形式存在,当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后会招募FAK,并导致其暴露出Y397磷酸化位点发生自身磷酸化;一旦被磷酸化,FAK可作为一个分子支架,招募SRC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激活其他位点(比如Y576和Y577等)[7-9]。因此,Y397上的自磷酸化是FAK启动激活和传递局灶粘连信号的关键步骤。FAK在SCLC、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存在过度表达和激活现象[10]。研究表明SCLC中FAK的活性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抑制FAK在Y397位点的磷酸化可以显著降低SCLC的增殖、黏附、迁移、侵袭和耐药过程,这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抗癌治疗靶点[11-13]。目前已有多个针对FAK磷酸化位点的激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临床研究发现FAK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容易产生耐药性[14,15]。比如Defactinib(FAK激酶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卵巢癌患者,初期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很容易产生化疗耐药性[16];此外,在FAK抑制剂GSK2256098治疗胰腺癌和间皮瘤的临床试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继发耐药现象[17,18]。因此,急需深入探索FAK在肿瘤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的FAK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抑制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的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抑制局部黏着斑激酶的Y397位点(即FAK-Y397位点)的磷酸化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或化疗耐药的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五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减弱或阻断局部黏着斑激酶与蛋白的结合药物中的用途。
根据第六方面,在一实施例中,提供LINC01089基因或其ln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癌症检测试剂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2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