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3674.4 | 申请日: | 202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鸣一;潘佳文;秦世广;张乐坚;阮悦;赵晨曦;施丽娟;李季;陶雨雨;胡芸芸;郑静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G01S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张攀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反射率 因子 识别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1.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导入雷达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生成基础雷达数据;
根据所述基础雷达数据进行三维格点处理,生成不均匀格点数据;
根据所述不均匀格点数据,进行笛卡尔坐标转换生成三维格点数据;
根据所述三维格点数据进行Zdr段识别,生成Zdr段特征量;
根据所述Zdr段特征量,进行二维分量识别,生成Zdr二维分量;
根据所述Zdr二维分量,进行从零度层高度开始进行不同层高的Zdr柱合成,并实时生成Zdr的最大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雷达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生成基础雷达数据,具体包括:
导入雷达基数据,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相关系数,并筛选更新雷达基数据;
在更新雷达基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信噪比参数筛选质量控制的双偏振雷达基数据,作为所述基础雷达数据;
所述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m(0)为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零阶相关系数;Rhv(0)为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零阶互相关系数,Rhh(0)为水平通道零阶自相关系数,Rvv(0)为垂直通道零阶自相关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雷达数据进行三维格点处理,生成不均匀格点数据,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基础雷达数据,提取其中的仰角;
获得所述基础雷达数据,提取其中的方位角;
获得所述基础雷达数据,提取其中的径向距离;
将同一时间、相同坐标的仰角、方位角和径向距离作为一个完整的坐标信息,形成所述不均匀格点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不均匀格点数据,进行笛卡尔坐标转换生成三维格点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不均匀格点数据,读取其中每个格点数据,其中所述格点数据包括距离雷达的斜距、方位角和仰角;
对连续三个相邻的仰角进行线性插值,替代原始的不均匀的格点数据,形成信息的极坐标数据,存储为三维格点数据,其中,所述三维格点数据在雷达周围150千米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率均为250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格点数据进行Zdr段识别,生成Zdr段特征量,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三维格点数据进行Zdr段识别,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计算公式,若满足则生成继续判断指令;
在出现所述继续判断指令后,对Zdr段利用第二计算公式判断,满足则作为Zdr段,当完成全部的三维格点数据检索后,生成Zdr段特征量;
所述第一计算公式为:
ZdrZy1
其中,Zdr为Zdr值,Zy1为第一Zdr裕度;
所述第二计算公式为:
ZjZy2
其中,Zj为不满足第一计算公式的间距,Zy2为中断间距裕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差分反射率因子柱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Zdr段特征量,进行二维分量识别,生成Zdr二维分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Zdr段特征量,逐一判断在y轴方向上满足所述第一计算公式的对应的格点;
二维分量的面积需达到预设的阈值,生成一个Zdr区域,并将Zdr区域全部的存储为所述Zdr二维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36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承托钢锭的钢锭滚动机
- 下一篇:一种啮齿类实验动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