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7308.6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蕾;张磊;雷卫宁;丁凯;李奇林;何斌;韩锦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10;B23H3/0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13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电极 内充液 电解 电火花 加工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孔电极、加工系统、辅助供液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系统;
所述多孔电极(7)的侧面绝缘,多孔电极(7)未绝缘的部分位于多孔电极(7)靠近电极夹持装置(8)的端部,且长度为0-10mm;
所述加工系统包括工作液箱(2)、电极夹持装置(8)、工件夹具(6)、辅助电极(1)、工作电源(4)、电解液(9)和多孔电极(7),多孔电极(7)与待加工工件(5)倒置安装,多孔电极(7)安置在待加工工件(5)的下方,待加工工件(5)浸没在电解液(9)中;
所述辅助供液系统用于为多孔电极(7)供给所述电解液(9),所述辅助供液系统包括辅助工作液箱(13)、耐压管道(11)(17)、微量泵(12)(18)和过滤器(10),辅助工作液箱(13)中设置有所述电解液(9);
所述运动控制系统(3)用于控制工件(5)朝向多孔电极(7)运动;
所述工作液箱(2)中设置有固定多孔电极(7)的电极夹持装置(8)、辅助电极(1)和电解液(9);工件夹具(6)夹持待加工工件(5)置于所述多孔电极(7)的上方且待加工工件(5)与电解液(9)接触;所述工件夹具(6)与运动控制系统(3)连接,朝向多孔电极(7)做进给运动;所述工作电源(4)的正极与所述辅助电极(1)连接,所述工作电源(4)的负极与所述多孔电极(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管道(11)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器(10)和微量泵(12),所述过滤器(10)置于工作液箱(2)中;耐压管道(17)上设置有所述微量泵(18);通过所述耐压管道(17)和所述微量泵(18)将所述辅助工作液箱(13)中的所述电解液(9)供给至所述多孔电极(7);通过所述过滤器(10)、耐压管道(11)和微量泵(12)将所述工作液箱(2)中所述电解液(9)排出至所述辅助工作液箱(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电极(7)的转动速度为0-10000rpm;所述多孔电极(7)的外径为0.1-50mm;所述多孔电极(7)中通液管道(14)数量大于或等于2;所述多孔电极(7)的材质选自紫铜、铜钨合金、碳化钨、不锈钢或模具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液(9)选自浓度2.0-50.0wt%的NaOH、KOH、NaCO3、NaCl溶液中的一种;所述辅助供液系统向所述多孔电极(7)的供液流量为0-1L/min。
5.一种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孔电极内充液电解电火花加工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多孔电极(7)固定于所述电极夹持装置(8)上,将所述待加工工件(5)固定于所述工件夹具(6)上;
S2:在所述工作液箱(2)和所述辅助工作液箱(13)中添加所述电解液(9),将所述辅助电极(1)和所述多孔电极(7)分别与所述工作电源(4)的正、负极连接,且所述的多孔电极(7)和所述辅助电极(1)均浸没在电解液(9)中;
S3:通入辅助电解液,具体是通过所述辅助供液系统向所述多孔电极(7)供给电解液(9),所述电解液(9)从所述多孔电极(7)中通液管道(14)流入所述工作液箱(2)中,保证电解过程的稳定;
S4:通过所述运动控制系统(3)控制所述工件夹具(6)上的待加工工件(5)朝向所述多孔电极(7)运动;所述待加工工件(5)与所述多孔电极(7)靠近,气膜被击穿产生电火花,待加工工件(5)上正对所述多孔电极(7)区域的材料被蚀除,形成微孔,完成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所述多孔电极可以是底面封堵,侧面有通孔的多孔结构,利用侧面放电加工进行铣削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系统,多孔电极可以与工件倒置安装,多孔电极安置在工件的上方,工件浸没在电解液中,电解液液面距离工件顶面的高度为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73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