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菱镁矿同时制取金属镁和铝镁尖晶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0221.4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庆;那健;王嘉伟;李晗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162 | 分类号: | C01F7/162;C22B26/22;C22B1/24;C2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郭成文 |
地址: | 043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镁矿 同时 制取 金属镁 尖晶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菱镁矿同时制取金属镁和铝镁尖晶石的方法,属于有色轻金属冶金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菱镁矿进行煅烧,然后进行除杂预处理;将铝粉和菱镁矿混合均匀,制球,得到原料球团;将制备好的原料球团预热到设定温度,进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控制还原温度进行还原反应,生成镁蒸气和固态镁铝尖晶石,镁蒸气流动至还原装置底部设置的镁结晶器内冷凝后收集;对固态镁铝尖晶石进行处理、成分调整得到合格镁铝尖晶石产品。本方法可实现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生产金属镁、镁铝尖晶石,解决了以往类似工艺生产金属镁、镁铝尖晶石工艺复杂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轻金属冶金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菱镁矿同时制取金属镁和铝镁尖晶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镁作为战略性资源和新型结构材料,在交通轻量化、新能源材料、环保产业、消费电子、海洋工程、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配套、军民融合等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皮江法是194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镁方法,是金属镁冶炼最具代表性、应用最广泛的热法炼镁工艺。到目前为止,皮江法炼镁仍是主要的镁生产方法。
目前热法炼镁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
1)能量和原材料有效利用率低
还原周期长,能源利用率极低;还原罐使用寿命短,导致成本高;现有的硅热法金属镁冶炼过程,吨镁耗标煤4.5吨,仍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在原材料利用方面,利用率较低,间接增加了能耗。
2)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
国内热法金属镁行业除少数企业还原工艺采用机械化出渣外,尚有占总产能80%的企业采用劳动强度大人工出渣、加料。一个一万吨的金属镁厂大概需要500名工人,劳动生产率才20t镁/人·年,大大低于铝、铜等常见有色金属的劳动生产率。
3)劳动环境恶劣
采用人工清渣和人工加料方式,工人需要长时间在还原炉前从事清渣和加料作业,在清渣和加料的过程中,存在粉尘飞扬。另外,镁渣和还原炉的热辐射也比较严重,这导致工人劳动环境较为恶劣。同时,对企业而言,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硅热法金属镁冶炼过程中有大量的还原渣及燃烧尾气,还原渣及尾气不仅要进行净化达标后排放外,而且带走大部分热能。环保压力大。
4)无法机械化生产、自动化
热法炼镁的间断式生产方式,目前,在金属冶炼行业,还采用类似热法镁这种间断式生产工艺的金属不多,其他金属行业基本上都采用连续式生产,生产效率高、企业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
5)缺乏高品质的镁及镁合金产品
国内每年的金属镁产量中,大部分为原镁,有竞争力且价格较高的镁合金产品产量不大。国外的企业在购置国内的原镁进行深加工后,其产品往往以几十倍的价格再销售到国内
专利CN201610498925.2提出的一种真空感应炉炼镁系统及其炼镁方法,该方法利用碳还原,虽然降低了原料成本,但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该方法镁收集困难,收集中易产生逆反应和爆炸。专利CN201410345802.6提出一种快速连续炼镁的方法,但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废渣、废气,造成能源及资源浪费,同时该方法仍然采用外加热,能源消耗大,同时该方法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工艺复杂。专利CN00124698.4提出的内热法炼镁生产工艺及设备,此工艺仍然采用硅铁为还原剂,造成能源浪费的同时,产生大量废渣;同时该工艺所用设备采用气体外加热,加热效率低的同时,尾气带走了大量热量,造成了热能源的损失。专利CN200510047081.1其仍旧采用还原罐加热,其原料用的是菱镁矿、白云石、铝,仍有大量废气、废渣,能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0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