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的在轨自动化运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0514.2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黄煜;林冠宇;杨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日 观测 空间 遥感 仪器 自动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的在轨自动化运控方法,涉及遥感仪器对日观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现有对需要通过地面注入指令的方式进行,当出现通讯问题时,影响仪器定标的问题。方法为:对轨道数M进行计数,判断是否有数据注入,若没有则M对i取整,若余数为1,则仪器在不对日跟踪的情况下测量多个波段的暗电流;若数据注入为切换至自主运行阶段,则M清零并重新计数,计算m=[(M‑1)/i]+1,m对84取余数,若余数为0,则进行季定标流程,若不为0,则对28取余,为0则进行月定标流程,不为0则对7取余,为0,则进行周定标流程,不为0则M对i取余,为1则进行日测量流程,不为1则判断是否有数据注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感仪器对日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的在轨自动化运控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辐射作为地球外部最重要的外部能量,是评价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准。高精度的太阳辐射测量,可应用于大气物理学、气候物理学的研究。
空间遥感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方面,其准确测量的遥感数据可以为多个领域提供科学依据。空间遥感仪器在轨长期受到空间辐射的作用,光学系统和探测器性能不可避免的存在衰减。尤其对日观测遥感仪器由于需要长时间瞄准太阳,因此前端光学系统会长时间直接暴露在太阳辐射下。
为保证仪器能够在轨长期稳定的工作,确保仪器获取遥感数据的准确性,对仪器要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设计。
仪器的电子学系统作为控制核心,其工作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在电子学设计时,需选用抗辐照能力强的元器件,及进行抗辐照的专门设计。电子学系统在地面会进行各种严苛的环境试验,考核后能够保证在轨工作的长期稳定性。
在电子系统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为保证仪器在轨顺利完成探测及定标任务,需进行工作模式和在轨流程的设计,获取长期的探测数据及不同时期的定标数据。在轨星上定标的结果可用于监测遥感仪器长期的性能变化,直观反映遥感仪器在轨的工作状态,同时在轨定标结果也用于修正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衰减。
通常情况下空间遥感仪器的探测任务可程控自动执行,但在轨定标操作需要通过地面注入指令的方式进行。由于卫星在轨工作时,地面无法保证与其进行实时的通讯,且即使进行通讯,通讯的时长也很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能够在轨自主运行的运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现有对日观测遥感仪器在轨定标操作需要通过地面注入指令的方式进行,当出现通讯问题时,影响仪器定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的在轨自动化运控方法,以使能够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在轨自动进行定标操作。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日观测空间遥感仪器的在轨自动化运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仪器加电,进行S2;
S2、对仪器自身的轨道数M进行计数,判断是否有数据注入到仪器上,若没有数据注入到仪器上,则M对i取整,所述i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余数为1,则仪器在不对日跟踪的情况下测量多个波段的暗电流,否则重新执行S2;若有数据注入且注入的数据包括切换至自主运行阶段的指令,则M清零并重新计数M,然后进行S3;
S3、计算m=[(M-1)/i]+1,m对j取余数,所述j等于84、87、90或93,若余数为0,则进行季定标流程,若对j取余数不为0,则m对j/3取余数,若对j/3取余数为0,则进行月定标流程,若对j/3取余数不为0,则m对7取余数,若对7取余数为0,则进行周定标流程,若对7取余数不为0,则M对i取余数,若对i取余数为1,则进行日测量流程,若对i取余数不为1,则判断是否有数据注入,若有数据注入则执行对应的命令,若没有数据注入则轨道数计数加1,重复执行S3;
所述季定标流程、月定标流程、周定标流程均包括定标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