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金属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模型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2329.7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2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乔登攀;李广涛;杨天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201 | 分类号: | G06Q30/0201;G06Q30/020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云南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24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矿石 经济 品位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金属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矿体多金属含量、采矿技术经济指标、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金属市场价格,构建多金属矿石经济价值模型。结合矿山矿石采选完全成本,以矿石经济价值与矿石采选完全成本持平为条件,构建多金属矿石的最低工业品位模型。基于矿石经济价值高于矿山采选完全成本,并达到矿山生产经营目标利润为条件,构建多金属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模型。本发明所述模型,从矿石金属含量、矿山生产技术水平、金属市场价值为基本分析条件,确定矿山最低工业品位和可采经济品位,对矿山科学合理地划分表外矿和表内矿、经济高效的回采矿石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金属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这个时期对矿产的需求仍然很大,矿业对经济持续增长支撑的作用没有改变,大宗产品的需求仍在高位运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过去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增长方式也从以大量资源消耗为代价的量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质的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资源产业链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使得煤炭、钢铁等大宗矿产品消费基本步入了峰值区间。经济发展形势决定了矿业发展形势,展望未来矿业发展,将很难重现过去大起大落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矿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未来的矿业企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升级产品,构建新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利润增长,赢得未来,适应矿业“新常态”。
众所周知,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中国矿产资源禀赋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贫矿多富矿少,尤其是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如我国铁矿石的品位基本是30%~35%之间,而国外一般高达60%~65%,品位大于1%的铜矿石占比不到30%,品位大于2%的仅约占6%;我国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我国铁矿的探明储量有200多亿吨,但97.5%的矿石含铁品位均在55%以下,其平均品位仅为33%左右、属难以直接利用的贫矿,含铁品位超过55%,能直接进入高炉的富矿仅有2.5%。因此,开采低品位矿产资源将是我国采矿工业必须长期面临的客观现实。
对于矿体资源开采的方法上,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在我国都有应用,大体如下:围岩和矿体均为中稳及以上、矿石价值中等的矿山,大量使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房柱法;围岩和矿体中等稳固到不稳固,矿石价值中等或中等以下时,多应用分段/分层崩落法;围岩和矿石中等稳固,矿石价值较高且地表需要保护时,多采用分层充填采矿法。据调研和有关文献,国内部分矿山采矿贫损指标根据采矿方法进行分类比较见图2。由图2可见,应用崩落法(主要以有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矿山贫损指标普遍偏高,损失率30%,个别矿山竟高达54%;应用空场采矿法的矿山贫损指标大多为损失率20%~30%,贫化率20%~30%,个别矿山损失率高达40%;而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贫损指标基本处于10%的水平,有些矿山因采用胶结充填方式而贫损指标更低。
综上,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们将长期面临如何实现大量贫矿的高效利用,如何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品质。前者的本质是如何确保贫矿资源开发利用并实现盈利,该问题属于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经济的范畴。后者属于采矿工艺范畴。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无非是产出与投入的问题,实现盈利,则产出需要大于投入,矿石价值大小主要体现为品位的高低。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可采经济品位模型,计算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是判断贫矿是否具备开采价值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金属矿石可采经济品位模型的构建方法,从矿石金属含量、矿山生产技术水平、金属市场价值为基本分析条件,确定矿山最低工业品位和可采经济品位,对矿山科学合理地划分表外矿和表内矿、经济高效的回采矿石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2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