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2769.2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清;刘士华;肖佑平;吴兴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大靶面 高分辨率 红外 消热差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化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由从物方至像方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弯月形负透镜、第一弯月形正透镜、固定光阑、第二弯月形负透镜、双凸正透镜、第二弯月形正透镜组成,光学结构形式采用反远距结构,实现了视场为40.0°x32.5°,靶面尺寸为19.7mm的大靶面光学系统,可适配像素数为1280x1024,像元间距为12μm的高分辨率长波红外探测器,通过各透镜光焦度的合理分配及透镜光学材料的配合,实现了‑55℃~+70℃宽温范围内均能良好成像的消热差光学系统,在实现宽温范围消热差的同时缩短了系统长度,从而可实现小型化、降低整机的重量,此外系统后工作距大,便于后端校正片及探测器安装结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制冷红外成像光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红外探测器制造工艺技术的进步,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提高灵敏度及帧频的同时扩大了阵列规模、减小了像元间距从而实现了高分辨率,提升了非制冷红外系统的目标探测识别能力,使得非制冷红外系统在各军民种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在国外,美国Raytheon公司开发了阵列规模为2048×1536、像元间距为17μm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英国BAE公司开发了阵列规模为1920×1200、像元间距为12μm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国内,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阵列规模为1280×1024、像元间距为12μm长波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量产,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发了阵列规模为1280×1024、像元间距为12μm氧化钒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适用于各军民高端应用领域。
在工程应用中,大面阵的红外探测器需要配与其相应靶面的红外光学镜头,否则系统输出的图像会出现黑角。因此,设计红外光学系统时,其靶面大小应该不小于所选红外探测器的靶面尺寸。因此,研究能够适配1280×1024长波非制冷型探测器的大靶面光学系统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由于红外光学材料的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明显,因此,当红外光学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导致成像光学系统的像面发生漂移,从而造成系统成像质量下降。因此,对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红外光学系统,需要进行消热差设计,用来消除或减小温度效应带来的成像质量的降低,使得光学系统在一个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成像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化大靶面高分辨率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由从物方至像方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弯月形负透镜、第一弯月形正透镜、第二弯月形负透镜、双凸正透镜、第二弯月形正透镜组成,所述的第一弯月形负透镜、第一弯月形正透镜均弯向像方设置,第二弯月形负透镜、第二弯月形正透镜弯向物方设置,所述的第一弯月形正透镜与第二弯月形负透镜之间设置有固定光阑。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弯月形负透镜所采用的材料为单晶锗Ge,第一弯月形正透镜、双凸正透镜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硫系玻璃IRG204,第二弯月形负透镜、第二弯月形正透镜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硫系玻璃IRG206。
进一步地,系统后工作距BFL,即第二弯月形正透镜后表面至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满足以下条件:13.8mm≤BFL≤1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2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个螺栓协同的疲劳载荷加载装置
- 下一篇:跨介质光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