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9911.6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8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升;俞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鑫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皮 乌骨鸭 制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利用“乌潮”种媒鸭、斑嘴鸭、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为遗传素材,通过杂交、自交、选择、闭锁选育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黑皮乌骨鸭新品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乌骨鸡”集药用、营养和观赏价值于一身,特别是药用价值最为明显,乌骨鸡是唐代药方“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之一。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黑色食品的关注”,乌骨鸡成为绿色健康食品的首选。消费者在购买乌鸡时一般通过肉眼观察乌鸡皮肤颜色作为购买依据,以乌骨鸡肤色的深浅来评判其品质的优劣,颜色越深越好。因此为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乌肤性状一直以来都是品种选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已知乌骨鸡皮肤肤色和黑色素含量与其产品价值和药用效果密切相关。黑色素含量越高,药用效果越好,其体内的黑色素是乌肤(黑皮)形成的主要作用物质。而目前所有的鸭品种中尚未见“黑皮、乌骨”性状,仅有连城白鸭因“白羽、乌喙、青脚”性状而被誉为“全国唯一的药用鸭”,但也不具备“黑皮、乌骨”性状。
因此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拟选育具有“黑皮、乌骨”性状的鸭品种,以满足市场对优质、绿色、多元化产品的需求,有效提升优良品种对生产的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打造特色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取媒鸭、斑嘴鸭、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为育种素材,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所述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乌潮”种雄性媒鸭与雌性斑嘴鸭杂交,产生F1代;F1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体重1200克以上、羽毛颜色为黑色、毛根周边的皮肤颜色呈浅灰色、眼睛呈黑褐色的雄性个体;
(2)将选留的F1代雄性个体与腿关节及周边皮肤呈乌青色的雌性连城白鸭杂交,产生F2代;F2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腿关节及腿关节周边皮肤呈乌青色、腹部皮肤呈浅黑色的雄性个体;
(3)将选留的F2代雄性个体与雌性莆田黑鸭杂交,产生F3代;F3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头颈部皮肤呈灰黑色的雄性个体,并选留翅膀皮肤、腹部皮肤、尾椎皮肤至少有一项呈浅黑色的雌性个体;
(4)将选留的F3代雄性个体与F3代雌性个体自交,产生F4代;F4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只有头颈部皮肤、翅膀皮肤呈浅黑色的雄性个体,并选留头颈部皮肤呈浅黑色、同时翅膀皮肤、腹部皮肤、尾椎皮肤至少有二项呈浅黑色的雌性个体;
(5)将选留的F4代雄性个体与F4代雌性个体自交,产生F5代;F5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头颈部皮肤、翅膀皮肤呈浅黑色,另外腹部皮肤、尾椎皮肤至少有一项呈浅黑色的雄性个体,并选留头颈部皮肤、翅膀皮肤、腹部皮肤、尾椎皮肤均呈浅黑色的雌性个体;
(6)将选留的F5代雄性个体与F5代雌性个体自交,产生F6 代;F6代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选留头颈皮肤、翅膀皮肤、腹部皮肤、尾椎皮肤均呈浅黑色的雄性个体,并选留头颈皮肤、翅膀皮肤、腹部皮肤、尾椎皮肤均呈中等黑色的雌性个体;
(7)选留的F6代个体经闭锁选育,获得性所述黑皮乌骨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黑皮乌骨鸭的制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制种素材莆田黑鸭屠宰后照片。
图3为本发明制种素材连城白鸭及屠宰后照片。
图4为本发明所选育的黑皮乌骨鸭部分性状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鑫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鑫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9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