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0026.X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3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葛玉柱;雷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泛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高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齿轮 传动 装置 油气 润滑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和方法,包括使用油气润滑系统分别向齿轮油气喷嘴和轴承油气喷嘴提供油气混合物,齿轮油气喷嘴将油气润滑系统提供的油气混合物喷射于齿轮齿面上,轴承油气喷嘴将油气润滑系统提供的油气混合物喷射于每个滚动轴承上;使用压缩空气系统分别向端面冷却喷嘴和顶部冷却喷嘴提供冷却空气,风机冷却系统通过吸风口抽吸传动齿轮箱内带有油气的混合热气对齿轮进行冷却,并使齿轮传动箱体内部呈负压环境状态;带有油气的混合热气经过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和回收。极大地减少了齿轮传动装置运行所需的润滑油供给量,消除搅油功率损失和泵送、挤压功率损失、发热量大、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箱润滑与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齿轮传动装置最常采用的润滑冷却方式是飞溅润滑和喷油润滑。飞溅润滑是将齿轮浸入润滑油中一定的深度,通过齿轮的旋转将润滑油带到需要润滑的部位实现润滑和冷却,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表面与外界介质的热交换,实现散热;喷油润滑是通过油泵将润滑油输送并以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喷射到齿轮传动装置需要润滑的部位实现润滑和冷却,通过不断循环的润滑油与外置水冷或风冷热交换器的换热将齿轮传动装置的热量带走以实现散热。油气润滑是一种最常被用于轴承的润滑冷却方式,是将润滑油与压缩空气在油气混合器中混合后,以油气混合流的形式将润滑油供送至润滑点,润滑点在得到适当润滑的同时,其热量被压缩空气带走而冷却。油气润滑偶尔也被用于开式齿轮传动,但对于齿轮传动装置,尤其是闭式齿轮传动装置,尚未有采用油气润滑方式。
对于齿轮传动,如果仅仅满足润滑,只需要很少量的润滑油,但是由于齿轮传动装置同时需要冷却,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润滑油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齿轮传动装置冷却的作用,使用飞溅润滑和喷油润滑两种润滑方式时,绝大部分的润滑油是用于散热冷却,以降低齿轮的运行温度,由于齿轮传动装置内部大量润滑油和油气混合气体的存在,使得转动件不可避免地搅油和搅动油气混合气体,并与油气混合气体摩擦发热,从而产生搅油功率损失和风阻功率损失;同时,过量的润滑油被带到啮入侧后从啮出侧排出,使得齿轮对润滑油产生了挤压和泵送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功率损耗,从而降低了齿轮的运转效率,增加了能耗。大量润滑油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齿轮传动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使用过程中润滑油的泄漏同时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极大地减少了齿轮传动装置运行所需的润滑油供给量,消除了齿轮传动装置在使用传统的飞溅润滑和喷油润滑时而产生的搅油功率损失和泵送、挤压功率损失,避免了由此导致的齿轮传动装置发热量大、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的油气润滑冷却装置,所述油气润滑冷却装置包括设置油气润滑系统、风机冷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设置于传动齿轮箱上的齿轮油气喷嘴和轴承油气喷嘴,在传动齿轮箱上的两侧分别各设置有用于净化吸入冷却空气的横进风口和侧进风口,在传动齿轮箱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抽吸油气的吸风口,在传动齿轮箱内且靠近齿轮齿顶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顶部冷却喷嘴,在传动齿轮箱上的齿轮啮合部位附近设置所述齿轮油气喷嘴,所述轴承油气喷嘴设置在每个滚动轴承部位附近,所述齿轮油气喷嘴和轴承油气喷嘴分别与油气润滑系统连通,在吸风口上设置所述风机冷却系统,所述顶部冷却喷嘴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系统连通。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轮油气喷嘴设置于传动齿轮箱上的齿轮啮入侧或/和啮出啮合部位附近。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风机冷却系统的排气侧安装有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用于对排出气体中含有的润滑油进行分离并回收。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横进风口和侧进风口上均设置并安装进风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泛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泛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0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