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1002.6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杰;何伟;王鹤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7/08;F01P3/02;F02B7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贾爱存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温度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缸盖温度控制方法,根据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实际扭矩、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和缸盖耐温限值,得到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和升温时间限值,当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大于等于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且此时的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实际扭矩和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均不变的持续时间大于等于升温时间限值时,记录发动机机油温度为机油温度记录值,并开启电子节温器和散热器的风扇;当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不小于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且发动机实际机油温度不小于机油温度记录值,执行车辆报警保护策略。能准确地判断电子节温器开启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缸盖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零部件,在高原环境下,由于空气稀薄,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小,引起气缸内热负荷的增加,容易导致缸盖温度过高,甚至超出缸盖的耐温限值,造成缸盖出现开裂等故障,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平原环境下,如果发动机的进气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气缸内热负荷过高,对缸盖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将缸盖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发动机具备优良的性能,避免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通过蜡式节温器和散热器来对来自缸盖的冷却水降温,蜡式节温器的感温体内静止石蜡随冷却水的温度升高而融化,当冷却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蜡式节温器就会开启,将来自缸盖的冷却水导向散热器进行降温。然而,蜡式节温器的开启条件是当冷却水的温度达到某一固定温度,无法根据车辆所处环境和发动机实际运行情况来改变开启节温器的时机,可能存在过早或过晚开启节温器,过早开启节温器会导致燃油消耗过高,过晚开启节温器会导致缸盖过热而损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蜡式节温器,蜡式节温器的开启条件是当冷却水的温度达到某一固定温度,无法根据车辆所处环境和发动机实际运行情况来改变开启节温器的时机,可能存在过早或过晚开启节温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缸盖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S1:实时检测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以及发动机实际转速、发动机实际扭矩、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和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
S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环境压力、所述发动机实际转速、所述发动机实际扭矩、所述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和缸盖耐温限值,得到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和升温时间限值;
S3:判断所述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
若是,则进行S4;
若否,则返回S1;
S4:计算此时的所述环境温度、所述环境压力、所述发动机实际转速、所述发动机实际扭矩和所述发动机实际进气温度均保持稳定不变的持续时间;
S5: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等于所述升温时间限值;
若是,则记录此时的发动机机油温度为机油温度记录值,并进行S6;
若否,则返回S1;
S6:开启电子节温器和散热器的风扇,并且所述风扇持续工作设定时间;
S7:判断所述缸盖实际冷却水出水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缸盖冷却水出水温度限值;
若是,则关闭所述电子节温器和所述散热器的风扇;
若否,则进行S8;
S8:判断发动机实际机油温度是否小于所述机油温度记录值;
若否,则执行车辆报警保护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1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