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碳缓释磷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1458.2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刚;迪丽达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樊晓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碳缓释 磷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磷矿粉进行粉碎,研磨过筛;将秸秆和磷矿粉与水混合得到混合反应物;将混合反应物在马弗炉中进行共水热反应,反应后冷却得到悬浊液;将悬浊液进行抽滤,干燥,得到富碳缓释磷肥;其中,共水热反应使得秸秆中的有机物与磷矿粉中的无机组分产生协同作用。采用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制得的富碳缓释磷肥的固碳率和固碳潜力得到了提高,在保持水土、保肥、改善土壤微结构、提高有机碳质量、促进固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环境技术与农业资源利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废弃生物质和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利用,利用秸秆和磷矿粉进行共水热反应制备得到富碳缓释磷肥。
背景技术
秸秆是一种产量较大的废弃生物质,但其利用率却相对较低。秸秆的能量密度较低、水分含量较高、人工处理成本较高,大量秸秆被露天丢弃或就地焚烧,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还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农作物残体为不稳定的碳源,秸秆直接还田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会引起土壤酸化的问题,并且废弃秸秆作为碳源进入土壤后会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到大气环境,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可再生废弃生物质的回收利用以及制备缓释磷肥的研发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磷矿粉进行粉碎,研磨过筛;
将秸秆和磷矿粉与水混合得到混合反应物;
将混合反应物在马弗炉中进行共水热反应,反应后冷却得到悬浊液;
将悬浊液进行抽滤,干燥,得到富碳缓释磷肥;
其中,共水热反应使得秸秆中的有机物与磷矿粉中的无机组分产生协同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秸秆和磷矿粉与水混合前,将秸秆洗净烘干、粉碎、研磨过筛;
收集悬浊液抽滤后的液体,得到水溶性磷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秸秆和磷矿粉研磨过筛后的粒径小于100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秸秆和磷矿粉的混合比例包括1:5%~1:10%;秸秆和磷矿粉与水的固液比包括1:6~1: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水热反应过程包括:将混合反应物在反应釜中搅拌,振荡均匀;
再将反应釜锁紧,并置于马弗炉中进行共水热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水热反应的时长包括4~16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水热反应的温度包括180~240℃;共水热反应的升温速率为2℃/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共水热反应的压力包括5~10MP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抽滤采用孔径为0.45μm以下的滤膜。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富碳缓释磷肥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1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邻苯二胺分离纯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精细化脱氮控制系统与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