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7408.5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4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方祥;沙金;沈灿;陈瑶;程逸明;方珺睿;黄世飞;苏洪超;陶俊;高超;韦俊;谢秋菊;殷盛杰;张文迪;张英;张洲;吴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庄何媛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以及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该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二基板;其中,在第一基板靠近液晶层的第一表面中至少布置有第一数量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均位于周边区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内;在第二基板靠近液晶层的第二表面中至少布置有第二数量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均位于周边区在第二表面的正投影内。本公开将原本设置在液晶显示模组中一侧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在两侧基板上均进行设置,使一侧基板上用于设置栅极驱动电路的空间在竖直方向上不变的情况下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减少,达到缩减液晶显示模组边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用于人们生活中,例如用作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的显示屏幕。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显示技术的进步要求,窄边框液晶显示器成为新一代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用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具有更窄的边框。
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四周的周边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至少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二基板;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第一表面中至少布置有第一数量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均位于所述周边区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内;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第二表面中至少布置有第二数量的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均位于所述周边区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中还布置有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多条所述栅极线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位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内,每条所述栅极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中的一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时连接,所述栅极线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周边区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表面内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表面还布置有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极线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数量的第二栅极线,每个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均用于驱动一条第一栅极线,每个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均用于驱动一条第二栅极线;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栅极线之间至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所述第二栅极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量的值在1至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表面上还布置有第三数量的第一连接区和第二数量的第二连接区;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区与至少一部分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连接区所连接的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不同,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区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还布置有第三数量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数量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控制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栅极线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区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使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区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连接脚结构;其中,所述连接脚结构至少包括支撑部和导电层,所述支撑部为圆台结构,所述导电层覆盖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面和至少一部分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围绕所述液晶层四周设置的封装胶层,所述封装胶层包括多个导电部,任意两个所述导电部之间绝缘;所述导电部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导电部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区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对应的所述封装胶层中混合有金属导电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74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