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力学测试的电池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8382.6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22;G01N3/30;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力学 测试 电池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力学测试的电池模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第一通孔,箱体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根第一电动伸缩杆同轴且其活动端相对,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均贯穿对应侧的第一通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安装有夹具,夹具内设有与电池两端电极连接的连接通电组件,连接通电组件与电路连接,箱体内设有电池破坏装置,箱体外侧设有控制器;本发明采用对电池的模拟测试种类多,将多重测试分步骤或同时进行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模拟测试,采用自动化的操作,无需手动操作,对电池端部进行稳定夹持,根据电池的通电状态进行监测从而确认其耐受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力学测试的电池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生产中在进行封口后,需要对电池外皮进行穿刺实验,用来检测电池外皮的穿刺性能,且需要对电磁的抗扭力及抗压力测试,授权公开号CN112504883B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池抗穿刺检测试验机,该装置虽然能够对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夹持试验,且能够对电池进行旋转对其外周不同位置进行刺穿,但是该装置仅能对电池进行外皮进行模拟测试,测试项目单一,且该装置整体为开放状态进行测试,无法对电池在穿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碎屑飞溅现象进行预防,因此需要一种兼具对不同规格的电池、不同穿刺设备、不同物理性能检测设备防止碎屑飞溅的对电池进行力学模拟测试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测试项目单一,且该装置整体为开放状态进行测试,无法对电池在穿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碎屑飞溅现象进行预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力学测试的电池模拟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力学测试的电池模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第一通孔,箱体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一支架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两根第一电动伸缩杆同轴且其活动端相对,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均贯穿对应侧的第一通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安装有夹具,夹具内设有与电池两端电极连接的连接通电组件,连接通电组件与电路连接,箱体内设有电池破坏装置,箱体外侧设有控制器,第一电动伸缩杆、电池破坏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夹具采用圆柱形的结构,夹具外端一侧均开设卡槽,卡槽内壁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L形的盲孔,盲孔内竖直部均安装于夹具轴线平行的气缸,气缸的活动端均安装有推块,同一个夹具对应的所有气缸均通过连接管连接同一个供气控制组件,供气控制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盲孔的水平部内均设有与之同轴的活动块,活动块内端与盲孔内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一弹簧,活动块内端靠近气缸的一侧均设有楔形的第一接触面,推块活动端靠近活动块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一接触面相对应的楔形的第二接触面,活动块的外端固定安装橡胶块。
进一步的,电池破坏装置包括滑槽,箱体的前后两内侧壁均开设两组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水平的滑槽,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与对应滑槽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位于第一通孔同侧的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滑块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位于第一通孔同侧的两个安装座之间均转动安装圆柱杆,圆柱杆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沿其长度方向的平直的直导轨,圆柱杆的另一侧中部则固定安装凹面朝外的弧形导轨,位于圆柱杆一侧的安装座设有驱动对应的圆柱杆转动且能将其进行锁止的动力驱动组件,圆柱杆的一端均设有直导轨、弧形导轨的外侧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外端均安装有刀具,电动滑块、第三电动伸缩杆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通电组件包括第一凹槽,卡槽内顶面均开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均通过第二弹簧安装触点,触点分别通过电线连接同一个电路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架均转动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支架上均设有驱动第一电动伸缩杆转动的第三动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未经陇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8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