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78458.5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娟;付裕;郭鹰;程久欢;闫景鹏;朱光辉;姜永胜;陈程;苏龙龙;佟姝茜;陈旭;易吉梅;李文杰;张金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3/04 | 分类号: | B63J3/04;B63B35/44;F03D9/11;C25B1/04;B60P3/22;F1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海上 风电制氢 储运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包括: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临时储电设备,所述临时储电设备电性连接于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产生的电能输入所述临时储电设备;移动式制氢储氢船,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将所述临时储电设备中储存的电能用于实现电解海水制氢、氢气液化和液氢储存;陆上液氢储罐,所述陆上液氢储罐用于储存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输送的液氢;供氢系统,所述供氢系统连通所述陆上液氢储罐设置,并将液氢输送至下游用户。本发明克服了远海风电输送难题,加快风、电和氢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提升可再生资源开发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当前能源领域发展的现实要求。未来在总的能源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加大风电、光伏发电和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是解决我国能源需求现状的重要途径。海上风电作为未来风电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方向,将会极大推动海上风能资源的利用,但是由于海上风电输送和储存面临很多技术难题,尤其深远海风电。因此,为了解决现有困难,加快海上风电发展,需要采取更加高效的方式推动风能、电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克服远海风电输送难题,加快风、电和氢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提升可再生资源开发水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包括: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临时储电设备,所述临时储电设备电性连接于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产生的电能输入所述临时储电设备;移动式制氢储氢船,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将所述临时储电设备中储存的电能用于实现电解海水制氢、氢气液化和液氢储存;陆上液氢储罐,所述陆上液氢储罐用于储存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输送的液氢;供氢系统,所述供氢系统连通所述陆上液氢储罐设置,并将液氢输送至下游用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若干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分散布置于中远海域,每个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均为独立工作的发电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均电性连接有一个所述临时储电设备,所述临时储电设备用于存储与之连接的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所生产的电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设有若干接口,若干所述接口可分别与若干所述临时储电设备进行连接,将分散储存的电能输送到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进行电解海水制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包括电解水制氢设备、氢气液化系统和船上储存装置,所述移动式制氢储氢船停泊至所述海上风力发电风机组,所述电解水制氢设备电性连接于所述临时储电设备,利用所述临时储电设备中的电能所述电解水制氢设备、氢气液化系统和船上储存装置相互协同工作,形成制氢、液化和储氢一体化工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氢系统包括液氢再气化系统和液氢运输罐车,所述液氢再气化系统将储存于所述陆上液氢储罐内液氢进行气化,气化后的氢气再通过所述液氢运输罐车输送到下游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海上风电制氢储运一体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海上风电制氢,将清洁的电能转化为绿色,可再生,且具有更广泛用途的高品质氢能;将风能、电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提高了绿色能源开发水平;移动式制氢储氢船克服了远海分散风电储存和输送难题,降低了远海风电开发成本;借助风电制氢建立一种新的储能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海上风电快速增长和电网建设速度较慢之间的矛盾,解决海上风电消纳问题,提高风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组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78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