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器组件及用于其的活塞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1321.5 | 申请日: | 202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B·弗兰奇克;P·斯鲁斯艾卓克;K·皮拉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2;F16F9/34;F1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爱勤;王小东 |
地址: | 1024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组件 用于 活塞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组件及用于其的活塞。阻尼器组件包括沿中心轴线延伸并限定了流体隔室的阻尼器管。活塞附接到阻尼器杆并且将流体隔室分成压缩腔室和回弹腔室。活塞包括活塞主体和频率相关(FD)阀。活塞主体限定了与回弹腔室流体连通的中间腔室。FD阀包括:FD壳体、FD滑块、FD控制堆叠以及FD工作盘,FD壳体具有围绕FD腔室的管状形状;FD滑块设置在FD壳体内并且将FD腔室分成FD压力腔室和FD移位腔室,FD控制堆叠被配置为调节中间腔室与FD压力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FD工作盘被配置为与FD壳体一起偏转以调节回弹腔室与压缩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阻尼器组件。
背景技术
阻尼器组件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用于车辆。在专利公开US5706920A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阻尼器组件,该专利公开US5706920A公开了一种单管阻尼器组件,该单管阻尼器组件包括设置在中心轴线上并且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主管。阻尼器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限定了用于容纳工作流体的流体隔室。主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流体隔室中,将流体隔室分成回弹腔室和压缩腔室。活塞杆设置在中心轴线上,沿着中心轴线延伸到远端,并且附接到主活塞,用于在压缩冲程与回弹冲程之间移动主活塞。
传统的被动减震器阀在性能、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之间提供了较差的折衷。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常提出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然而,它们需要使用附加的传感器、ECU和控制算法,这使得它们变得复杂且非常昂贵。为此,自适应被动阀变得越来越越受欢迎,并受到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各种自适应阀技术提供不仅取决于阻尼器速度而且取决于激励频率的阻尼特性。这样的解决方案允许实现与车身运动相关的低频的高阻尼力和与车轮的振动相关的高频的低阻尼力。
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阻尼器组件包括频率相关阀组件,以使阻尼器组件具有降低高频事件的阻尼力水平的能力,从而为乘员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道路支撑性。然而,已知的阀组件通常是昂贵的、复杂的并且具有有限的调节(tune)能力。此外,大多数现有的频率相关阀被配置为附接到现有阻尼器设计的附加件。这些附加阀可能会显著增加阻尼器的死区长度。此外,它们通常需要钻出附加的相交的旁通孔洞(hole),这是一个昂贵的过程,该过程会产生污染物并且可能削弱阻尼器的部分,例如阀榫。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阻尼器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器组件。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器管,该阻尼器管具有沿中心轴线延伸的管状形状并限定了流体隔室。阻尼器组件还包括活塞,该活塞附接到阻尼器杆并且可沿着中心轴线移动通过阻尼器管并且将流体隔室分成压缩腔室和回弹腔室,该活塞包括活塞主体和频率相关(FD)阀。活塞主体限定了与回弹腔室流体连通的中间腔室。FD阀包括:FD壳体,该FD壳体具有围绕FD腔室的管状形状;FD滑块,该FD滑块设置在FD壳体内并且将FD腔室分成FD压力腔室和FD移位(displacement)腔室;FD控制堆叠,该FD控制堆叠被配置为调节中间腔室与FD压力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FD工作盘,该FD工作盘被配置为与FD壳体一起偏转,以调节回弹腔室与压缩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阻尼器组件的活塞。活塞包括限定了中间腔室的活塞主体。活塞还包括频率相关(FD)阀。FD阀包括:FD壳体,该FD壳体具有围绕FD腔室的管状形状;FD滑块,该FD滑块设置在FD壳体内并将FD腔室分成FD压力腔室和FD移位腔室;FD控制堆叠,该FD控制堆叠被配置为调节中间腔室与FD压力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以及FD工作盘,该FD工作盘被配置为与FD壳体一起偏转,以调节回弹腔室与压缩腔室之间的流体流动。
附图说明
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这是因为通过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阻尼器组件的横截面透视图;
图2示出了包括频率相关阀的阻尼器组件的活塞的放大剖视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1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