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敷设用电缆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82854.5 | 申请日: | 202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4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庞继勇;顾永彬;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32;H02G7/05;H02G7/14;H02G7/02;H02G9/08;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敷设 用电 紧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敷设用电缆紧固装置,电缆施工领域,包括支架,支架右端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方安装有对开卡扣,对开卡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还包括,减震机构、胀缩调节机构、应力触发调节机构、固定于卡扣中心的安装筒、滑动安装于安装筒侧壁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同时贯穿卡扣和安装筒下侧壁的触发槽、对开卡扣末端焊接的梯形凸台,减震机构通过两个支撑柱焊接于底座上端,胀缩调节机构基于电缆圆心呈120度圆周阵列分布有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第三紧固板,胀缩调节机构活动连接于安装筒内,避免了电缆绝缘层与紧固板的刚性接触,紧固板在胀缩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调节适应电缆直径,避免电缆发生共振时电缆侧壁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敷设用电缆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公告号为CN113541077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高空电缆用抗震支架,利用辊压夹持缓冲机构弹性夹持电缆、旋转缓冲机构的弹性旋转以及承托板件与固定支座之间的弹性相对运动实现相互冲击传递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电缆的两端固定在电缆自身重力作用,电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固定在支架上的电缆会因自身重力而自然下垂,而在应力分布中电缆所受应力在电缆两端固定处出现最大应力值,该专利为了实现对扭转力的缓冲,忽略了隧道环境中重量较大的线缆的情况,常规的地下线缆不能保证电缆两端对应力进行处理的同时保证有效夹持,绝缘层在夹持装置的两端容易发生损坏。
随着负荷电流及环境温度的变化,电缆本体会发生热伸缩,线芯的热胀冷缩会产生非常大的机械力。
由于外部复杂的振动环境,当外部频率与电缆振动频率相一致时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效应,使得电缆外部护层及绝缘层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位移变化极大,易造成电缆绝缘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敷设用电缆紧固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右端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上端壁固定连接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端贯穿安装对开卡扣,对开卡扣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对开卡扣中心固定设置安装筒,安装筒内侧壁安装胀缩调节机构,胀缩调节机构基于圆心圆周阵列均分有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第三紧固板,所述第一紧固板、第二紧固板、第三紧固板中心夹持有电缆,胀缩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同时连接应力触发调节机构,应力触发调节机构安装有位于胀缩调节机构下方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靠近支架的一侧安装有触发机构,触发机构活动安装于对开卡扣前侧壁,触发机构远离调节机构的一末端活动安装于支架侧壁。
胀缩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三个紧固板上相互铰接的开合紧固板,开合紧固板能够沿着铰接处旋转开合,第一紧固板与第二紧固板之间、第一紧固板与第三紧固板之间,通过开合紧固板上安装的连接倒三角板上的两个对称安装孔连接,两个倒三角板底端的安装孔分别安装第二推杆,第二推杆末端活动连接第二调节阀体,安装筒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调节阀体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第二调节阀体末端于第二滑槽之间安装有弹簧,第二调节阀体远离电缆轴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第二滑槽靠近第二限位块的内壁开设有挡块。
减震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贯穿于对开卡扣末端焊接的凸台上开设的滑动孔中,凸台下端壁固定连接于减震弹簧上端壁,减震弹簧下端壁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壁,支撑柱贯穿减震弹簧,选用的减震弹簧能够为凸台提供支撑力和回弹力。
触发机构包括铰接于支架右侧壁的压力杆,焊接于靠近支架的凸台前侧壁的两个拨动块,压力杆倾斜安装于两个拨动块之间,压力杆靠近底座的一末端活动连接第三调节阀体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2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部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 下一篇: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