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降低NOx排放的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88162.1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付本全;刘璞;卢丽君;刘尚超;卢宇;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F23L15/0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秋燕;周舒蒙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降低 nox 排放 加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降低NOx排放的加热系统,包括燃气进气管道、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燃气预热器、燃气出气管道、焦炉燃烧室、焦炉蓄热室和空气进气管道,所述燃气进气管道、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燃气预热器、燃气出气管道和焦炉燃烧室依次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的出口与焦炉蓄热室连通,焦炉蓄热室的出口与焦炉燃烧室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的末段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焦炉加热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技术,均质预处理设备使煤气热值、压力和流量稳定,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不会造成燃烧室炭黑;采用焦炉加热交换空气补热技术对空气预热,避免空气和废气交换过程中焦炉立火道温度下降引起焦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补热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烟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焦炉降低NOx排放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焦炉烟气中NOx排放浓度大多在350~1000mg/m3之间,与超低排放要求的NOx不大于150mg/m3差距较大。为了实现焦炉烟气中NOx浓度超低排,需采用末端SCR脱硝或活性碳脱硝技术,这一技术需要将烟气进行补热和喷入氨气,能源与氨消耗量大。因此,焦炉烟气NOx源头减排技术对降低焦炉烟气净化过程中能源、氨消耗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外焦炉烟气源头NOx减排技术有焦炉加热分段燃烧技术、焦炉烟气循环技术等。这些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焦炉加热过程中,燃料容易不完全燃烧,引起燃烧室积炭,导致立火道温度过低,燃料消耗大,焦炭成熟时间延长的问题。(2)技术应用需在焦炉停炉时进行,设备改造周期长、成本高。(3)焦炉加热交换时烟气中NOx浓度波动大,不利于SCR脱硝喷氨量的控制,末端脱硝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不积炭、燃烧过程稳定且易改造的焦炉降低NOx排放的加热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焦炉降低NOx排放的加热系统,包括燃气进气管道、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燃气预热器、燃气出气管道、焦炉燃烧室、焦炉蓄热室和空气进气管道,所述燃气进气管道、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燃气预热器、燃气出气管道和焦炉燃烧室依次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的出口与焦炉蓄热室连通,焦炉蓄热室的出口与焦炉燃烧室连通。
按上述方案,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包括均质预处理设备,所述均质预处理设备为煤气混合站或均压煤气调节器;所述燃气进气管道的出口与均质预处理设备的进口连通,均质预处理设备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燃气预热器的入口连通。
按上述方案,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段还包括喷淋脱氮塔,喷淋脱氮塔的底部设有燃气进口和排水口,燃气进口通过管道与均质预处理设备的出口连通,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通;喷淋脱氮塔的顶部设有燃气出口,燃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燃气预热器的入口连通。
按上述方案,喷淋脱氮塔的底部设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出口与排水口连通。
按上述方案,喷淋脱氮塔内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级螺旋喷头,螺旋喷头的入口与喷淋水进水管道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喷淋脱氮塔的燃气出口下方设置有除雾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排水管道上设有排水泵。
按上述方案,所述空气进气管道的末段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
按上述方案,所述焦炉蓄热室与废气排放管相连,燃烧室产生的废气经焦炉蓄热室和废气排放管排出。
按上述方案,在与电加热器位置对应的空气进气管道外壁包覆有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焦炉加热燃气低氮均质预处理技术,均质预处理设备使煤气热值、压力和流量稳定,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造成燃烧室炭黑,可有效防止焦炉产能下降;利用喷淋脱氮塔可有效脱除煤气中的氮含量,降低焦炉烟气NOx排放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88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冷式冷水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探针捕获靶向测序技术的混样检测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