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复合投加的高效反硝化脱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1135.X | 申请日: | 202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铎;钟民军;侯中山;霍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渥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慧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严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化 滤池 碳源 复合 高效 方法 | ||
1.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复合投加的高效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备布置,
本方法的设备包括:
碳源辅助投加装置,设置于加药间内,包括为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每格滤池设置的一台碳源投加变频计量泵以及每格滤池的进水闸门后设置的辅助碳源投加混合池;
两台颗粒悬浮物浓度在线检测仪,每格滤池的进水渠内安装一台,每格滤池的出水管上安装一台,用于分别实时监测该格滤池进、出水颗粒悬浮物浓度;
电磁流量计,安装于每格滤池出水管路的出水调节阀输出端处,作为出水流量控制使用;
硝基氮在线检测仪,安装于每格滤池的出水管输出端处,用于实时监测该格滤池出水的硝基氮浓度;
PLC控制系统,用于连接上述各设备并针对每格滤池的出水流量对应的进行独立控制调节;
步骤S2、气水反冲洗后池内留存废水中微生物浓度控制,
每格滤池气水反冲洗启动时,通过安装于该格滤池进水渠内的颗粒悬浮物浓度在线检测仪实时检测反冲废水中的颗粒悬浮物浓度,颗粒悬浮物浓度随气水反冲洗过程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变化,当颗粒悬浮物浓度达到最高点后,在下行趋势中,当实时检测的颗粒悬浮物浓度低于PLC控制系统中设定的颗粒悬浮物浓度时,PLC控制系统自动停止对该格滤池进行气水反冲洗;
步骤S3、恢复过滤初期碳源投加和出水流量流程控制,
步骤S31、碳源比例投加,
每格滤池出水管处安装的电磁流量计,实时检测出水流量,并与出水调节阀联动调节其开度,并反馈流量信号给PLC控制系统用于按比例计算碳源投加量;
步骤S32、出水流量流程控制,
将PLC控制系统的出水颗粒悬浮物浓度参数值和出水硝基氮浓度参数值均分别设定为:低浓度、中等浓度和高浓度三挡设定值,用于调节出水调节阀开度或关闭出水调节阀的数值参考;
将每格滤池实时检测的出水颗粒悬浮物浓度或硝基氮浓度与各自对应的浓度设定值进行比较:
当出水颗粒悬浮物检测浓度或硝基氮浓度高于各自设定的中等浓度时,该格滤池出水流量均调整为次低流量运行;
当出水颗粒悬浮物检测浓度或硝基氮浓度高于各自浓度设定的高浓度时,该格滤池出水流量均调整为低流量运行或关闭出水调节阀,延时至设定时间后再打开;
当出水颗粒悬浮物检测浓度或硝基氮浓度低于各自设定的中等浓度时,该格滤池出水流量均调整为次低流量运行;
当出水颗粒悬浮物检测浓度或硝基氮浓度低于各自设定低浓度时,该格滤池出水流量调整为正常流量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复合投加的高效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助碳源投加混合池设置有快速混合搅拌器和带电动球阀的辅助碳源投加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复合投加的高效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中,该格滤池气水反冲结束后,进水闸门按延时至设定时间打开,在进水闸门延时打开的时间内,按照PLC控制系统设定碳源投加流量向进水闸门后的混合池内投加碳源,PLC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碳源辅助投加装置的变频计量泵并打开该滤池对应辅助碳源投加管路上的电动球阀,并启动对应变频计量泵按设定流量投加碳源,同时控制辅助碳源投加混合池的快速混合搅拌器启动;
进水闸门打开后,按照该格滤池出水设定流量开启出水调节阀,该格滤池出水管上的电磁流量计实时检测滤池出水流量输出给PLC控制系统,并通过PID调节出水调节阀开度,控制该滤池出水流量在设定范围内;
出水电磁流量计输出信号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按照比例控制设定参数计算辅助碳源投加量后,控制对应的变频计量泵执行碳源投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硝化深床滤池碳源复合投加的高效反硝化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当出水颗粒悬浮物和硝基氮检测浓度均低于设定低浓度,滤池出水流量大于等于常规流量设定值时,出水流量流程控制结束,碳源辅助投加装置停止投加碳源,辅助碳源投加混合池的快速混合搅拌器停止运行,反硝化深床滤池切换至常规运行模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渥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渥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11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