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及其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6421.5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岙;张炜煜;张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0;C12M1/02;C12M1/34;C12M1/36;C12M1/38;C12N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原倩文 |
地址: | 13006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原微生物 检验 培养皿 及其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培养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及其培养方法,针对现有的适用性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U形玻璃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转动安装有板轴,所述板轴上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辅助杆,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辅助孔,多个辅助杆与多个辅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透明器皿,本发明能够采光培养病原微生物,也可以避光培养病原微生物,适用性高,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等,授权公告号为CN212688059U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培养皿上盖和培养皿底座,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侧设有培养腔,所述培养皿上盖设置在培养皿本体的顶部开口位置处,所述培养皿底座螺旋连接在培养皿本体的底部,但是此装置适用性较低,因为有些病原微生物需要采光培养,有些病原微生物需要无光培养,而此装置无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下的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及其培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适用性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及其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培养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U形玻璃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转动安装有板轴,所述板轴上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辅助杆,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多个辅助孔,多个辅助杆与多个辅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透明器皿,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上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箱体设置有遮光机构,所述遮光机构包括转杆,转杆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转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带轮,板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带轮,两个第一带轮和两个第二带轮上传动安装有两个皮带,转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齿轮,箱体上滑动安装有U形遮板,U形遮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齿条,两个第二齿条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箱体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U形遮板相互配合,所述透明器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透明盖板,透明盖板与箱体转动连接,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旋杆,旋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旋杆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顶杆,两个顶杆上均转动安装有滑座,透明盖板上设置有两个滑槽,两个滑座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透明盖板上设置有正极磁石,U形玻璃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内管,内管内设置有缓冲弹簧,内管上滑动安装有缓冲管,缓冲管上设置有负极磁石,正极磁石与负极磁石相互配合,所述封板上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内设置有锁杆,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头,所述锁头上设置有L形卡板,所述L形卡板与锁杆相互配合,所述锁头内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钥匙。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竖轨,竖轨与U形遮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U形遮板上设置有两个竖槽,两个竖槽与两个第二齿轮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内设置有竖轨,竖轨与内管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未经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公共卫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6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