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及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7211.8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烈新;冯小璐;陈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02 | 分类号: | B29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耐磨 耐穿 自动 堵漏 聚氨酯 轮圈 内胎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及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采用五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5%‑10%高强度改性石墨烯粉末加入TPU中,通过共混改性造粒;第二层/第三层:95%‑98%的TPU和3%‑5%的吸水性树脂混合搅拌;第四层/第五层:100%的TPU和3%‑5%的开口剂进行混合搅拌,具有轻量级、耐磨且可自动堵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及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中高端运动自行车市场,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内胎大都为丁基内胎,但是丁基内胎存在着重量重、防穿刺性能差和滚动阻力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内胎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及成型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由五层结构组成,最外层:5%-10%高强度改性石墨烯粉末加入TPU中,通过共混改性造粒;
第二层/第三层:95%-98%的TPU和3%-5%的吸水性树脂混合搅拌;
第四层/第五层:100%的TPU和3%-5%的开口剂进行混合搅拌。
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的成型工艺,其工艺方法如下:
(1)、先将上述材料根据不同层级加入到不同料筒中,经过模口向下流动,五层共挤吹成膜胚;
(2)、膜胚经过竖向冷却循环水柱系统的冷却定型,形成筒状结构;
(3)、膜胚再经过横向低温冷却(水温控制在0-10℃)水槽,再次定型;
(4)、膜筒向下出口位置加入润滑油等油性液体,使其易于开口;
(5)、再将膜胚裁成一定长度,将端口两端进行套接,所述的套接长度为0.5cm-1cm,利用焊接设备将套接部分焊接起来,形成轮圈形状;
(6)、再利用焊接设备焊接气门芯,完成整体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采用五层结构组成,具有轻量级、耐磨且可自动堵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由五层结构组成,最外层:5%-10%高强度改性石墨烯粉末加入TPU中,通过共混改性造粒,然后起到耐磨,防止摩擦作用。
第二层和第三层:95%-98%的TPU和3%-5%的吸水性树脂混合搅拌,用于中间层, 当内胎出现漏气时,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吸水后吸水性树脂形成粘稠状固体,堵住漏气孔,自动堵漏。
第四层和第五层:100%的TPU和3%-5%的开口剂进行混合搅拌,作为基础增加韧性和减轻重量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耐磨耐穿刺自动堵漏五层聚氨酯轮圈内胎的成型工艺,其工艺方法如下:
(1)、先将上述材料根据不同层级加入到不同料筒中,经过模口向下流动,五层共挤吹成膜胚;
(2)、膜胚经过竖向冷却循环水柱系统的冷却定型,形成筒状结构;
(3)、膜胚再经过横向低温冷却(水温控制在0-10℃)水槽,再次定型;
(4)、膜筒内部加入润滑油等油性液体,使其易于开口;
(5)、再将膜胚裁成一定长度,将端口两端进行套接,所述的套接长度为0.5cm-1cm,利用焊接设备将套接部分焊接起来,形成轮圈形状;
(6)、再利用焊接设备焊接气门芯,完成整体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