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7783.6 | 申请日: | 2023-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5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申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5/08;E01C19/52;E01C19/48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64 | 代理人: | 张向莹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重载 交通 道路 复合 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1);
铺设于所述基层(1)上的预置层(2),所述预置层(2)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预制层板(21),所述预制层板(21)为预制式板体;以及
铺设于所述预置层(2)上的半柔性层(3),所述半柔性层(3)由半柔性材料铺设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柔性材料包括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和灌注于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的空隙内的流态灌浆料,且,流态灌浆料在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被碾压成型后灌注于其中,所述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的空隙率在18%-2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层板(21)包括:
本体;
开设于本体一侧的卡槽(211),所述卡槽(211)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延伸部(212);以及
凸出于本体另一侧的卡头(214),所述卡头(214)与所述卡槽(211)相对应,所述本体上位于卡头(214)靠近卡槽(211)的一侧还开设有对应于延伸部(212)的卡肩(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还嵌入有对应于卡头(214)和卡肩(215)的加强筋(2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层板(21)中还固定有倒T型锚杆(22),所述锚杆(22)的上端部伸出所述预制层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1)中还预置有填充物(213),所述填充物(213)为密封浆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还预设有孔体结构。
8.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铺设基层(1);
步骤二:于所述基层(1)上铺设预置层(2),其中,依次放置多个预制层板(21),并两两拼接,拼接时,向预制层板(21)中的卡槽(211)中注入填充物(213);
步骤三:于所述预置层(2)上铺设半柔性层(3),其中,先在预置层(2)上均匀浇筑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并将其压实,之后向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中灌注流态灌浆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铺设半柔性层(3)时,先在待铺设的路面两侧分别采用垫块(5)铺设轨道(4),之后在两个轨道(4)上配置可移动的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上沿铺设进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罐体(10)和第一罐体(7),其中,所述第二罐体(10)用于接收来自于搅拌车的流态灌浆料,并将流态灌浆料通过第二注浆头组件(11)向下均与灌注,所述第一罐体(7)用于接收来自于搅拌车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并将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通过第一注浆头组件(8)向下均与浇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合重载交通道路的复合路面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注浆头组件和第二注浆头组件之间的第一压实组件(9),用于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进行压实,所述安装座(6)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二注浆头组件(11)后侧的第二压实组件(12),用于辅助整平液态灌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申,未经吴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7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