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子传导膜和制备质子传导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99311.4 | 申请日: | 202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国;甄翊含;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J9/28;C08J5/22;C08L27/16;H01M8/1039;H01M8/1081;H01M8/1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 传导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质子传导膜和制备质子传导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高分子化合物与第一溶剂混合得到铸膜液,在支撑体表面利用流涎法形成铸膜液薄层,将所述铸膜液薄层置于第二溶剂中,相转化后形成多孔膜;对第三溶剂进行雾化,将雾化后的所述第三溶剂喷涂在所述多孔膜的表面;将雾化喷涂之后的所述多孔膜浸入所述第二溶剂中,洗去所述第三溶剂,得到质子传导膜。由此,本发明可以使多孔膜的表面发生局部溶胀,使质子传导膜的顶部孔径小于内部孔径,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而且,本发明还具有制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易于进行工业化规模放大,提供了制备低成本高性能质子传导膜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子传导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质子传导膜和制备质子传导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储能装备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可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成为维持电网稳定,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利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将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分别储存在两个不同的储槽中,当它们流过电堆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电池内部使用质子传导膜将流过电堆时的两种电解液隔离,避免不同价态钒离子渗透产生交叉放电导致能量损失。该质子传导膜也称作隔膜,其性能和结构决定钒电池的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全钒液流电池所需质子传导膜应具有如下特征:①钒离子透过率低,交叉污染小,降低电池自放电,提高能量效率。②氢质子透过率高,膜电阻小,提高电压效率。③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耐电化学氧化,保证较长循环寿命。④电池充放电时水渗透量小,保持正极和负极电解液的水平衡。
然而,现有的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质子传导膜存在制备过程复杂、难以投入实际生产应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质子传导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高分子化合物与第一溶剂混合,得到铸膜液,在支撑体表面利用流涎法形成铸膜液薄层,将所述铸膜液薄层置于第二溶剂中,相转化后形成多孔膜;对第三溶剂进行雾化,将雾化后的所述第三溶剂喷涂在所述多孔膜的表面;将雾化喷涂之后的所述多孔膜浸入所述第二溶剂中,洗去所述第三溶剂,得到质子传导膜。由此,本发明可以使多孔膜的表面发生局部溶胀,使质子传导膜的顶部孔径小于内部孔径,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而且,本发明的质子传导膜仅使用同一种高分子材料形成,结构更稳定。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制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易于进行工业化规模放大、进行连续化制膜,提供了制备低成本高性能质子传导膜的新途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高分子化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并咪唑、磺化聚醚醚酮、磺化聚醚砜、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溶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甲醇、丙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铸膜液中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浓度为10-25%,所述支撑体包括平板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铸膜液薄层的厚度为60-25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溶剂包括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所述第三溶剂进行雾化的方式包括超声波雾化、静电雾化、加压雾化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多孔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孔膜置于温度为20-100℃的加热平台上,对第三溶剂进行雾化,将雾化后的所述第三溶剂喷涂在所述多孔膜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99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