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注意力网络的电镜图像配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02779.4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1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柱;冯富禹;熊志伟;吴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T7/33;G06N3/0464;G06N3/0455;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注意力 网络 图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注意力网络的电镜图像配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仿射变换预测模块、待配准图像特征预测模块和变换场预测模块;其中,
所述仿射变换预测模块,分别设有当前待配准图像输入端、配准好图像输入端和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出端,能以当前待配准图像输入端接收的当前待配准的第张图像与配准好图像输入端接收的上一张配准好的第张图像作为输入,将输入的两张图像沿通道维度拼接后通过线性预测得出一个六自由度的仿射变换矩阵,用所述仿射变换矩阵变换待配准的第张图像,得出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经所述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出端输出;
所述待配准图像特征预测模块,分别设有第一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多个配准好图像输入端、线性配准后图像特征输出端和预测图像特征输出端,所述第一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与所述仿射变换预测模块的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出端通信连接,能以多个配准好图像输入端接收的配准好的张图像和所述第一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接收的所述仿射变换预测模块输出的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为输入,分别通过相同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得出每张配准好图像的特征和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的特征经所述线性配准后图像特征输出端输出,将得出的各配准好图像的特征分别展平并拼接后经Transformer编码与Transformer解码处理后得出当前待配准第张图像的预测特征经所述预测图像特征输出端输出;
所述变换场预测模块,分别设有线性配准后图像特征输入端、预测图像特征输入端、第二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和配准结果图像输出端,所述线性配准后图像特征输入端与所述待配准图像特征预测模块的线性配准后图像特征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预测图像特征输入端与所述待配准图像特征预测模块的预测图像特征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与所述仿射变换预测模块的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出端通信连接,能以所述待配准图像特征预测模块输出的当前待配准的第张图像的预测特征与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的特征为输入,将当前待配准的第张图像的预测特征与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的特征沿通道维度拼接后,通过变换场预测得出稠密变换场,用所述稠密变换场去变形经所述第二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输入端接收的所述仿射变换预测模块输出的线性变换后待配准图像得出最终配准图像经配准结果图像输出端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27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