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05721.5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5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苏立辰;秦宇;毛晓霞;汤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安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环境 调节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室内环境调节领域,解决了如何对室内环境调节进行智能控制,从而避免人工频繁操作,且满足大多数人舒适度的问题;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窗模块、空气调节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获取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开窗通风面积,并发送至智能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智能控制模块获取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的开窗通风面积后,计算室内外环境差值,并将计算获取的室内外环境差值与预设室内外环境差值的舒适范围进行比较,从而输出智能窗模块的开窗通风面积的调节控制指令和空气调节模块的启动控制指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环境调节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室内的居住环境提出更多的需求,多以舒适度来调节室内的环境。
目前针对室内环境可以通过开关窗户或空调调节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从而达到人们所需要的室内居住环境。但该方法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较为频繁,特别是空间很大的建筑室内,个人通过开关窗户或空调调节的舒适度不一定满足大部分人。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如何对室内环境调节进行智能控制,从而避免人工频繁操作,且满足大多数人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室内环境调节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窗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空气调节模块以及智能控制模块;
所述智能窗模块设置有智能窗本体;所述智能窗模块用于通过调节智能窗本体开窗通风面积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改善;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开窗通风面积进行采集,并发送至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将获取的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发送至所述空气调节模块;所述环境数据包括温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以及相对空气湿度;
所述空气调节模块用于通过调节温湿度、风速以及空气循环等级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改善;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开窗通风面积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并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智能窗模块和空气调节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决策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窗模块还设置有指令解析单元以及驱动单元;
所述指令解析单元用于将从智能控制模块获取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将指令解析内容发送至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指令解析内容对智能窗本体进行驱动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调节模块获取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发送的启动控制指令后,则启动后发送提取信号至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将其包含的各种类型的环境数据与对应季节预设的各个环境数据范围比较,从而将对应室内环境数据调节至相应环境数据范围内的舒适值。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对获取的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开窗通风面积进行分类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的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的开窗通风面积进行分析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S1:处理单元从存储单元提取建筑室内外的环境数据和智能窗本体的开窗通风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05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