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11956.5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2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成;张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腾数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10 | 分类号: | H04L47/10;H04L47/70;H04L5/00;H04L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胡大成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到端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数据在网络中积压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增长的技术问题。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数据包;使用可扩展时间槽分配算法,为待处理的数据包分配传输时隙资源;使用可扩展路径算法,为已分配传输时隙资源的数据包分配从源指向目的地的传输路径;根据分配的传输时隙资源、传输路径,将待处理的数据包从源传输至目的地。这样,可以实现单个数据包粒度的集中控制,有效防止数据包在网络内的积压,降低了数据包在网络中发送的排队时延。同时,还提高了对网络的利用率,降低了对网络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时,待传输数据会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并且还需选择端与路由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才能实现数据的端到端传输。端点往往采用相应的网络协议栈(如TCP/IP、RDMA、用户态协议栈等)进行数据的发送。通过网络的传输,相应的数据即可被发送至数据接收端。
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
数据包的传输和路径选择是分开的。端点负责数据包的发送,但无法确定数据包在路由器端是通过哪条路径发送的。并且,当存在较多的端点同时发出数据发送请求时,若处理数据包不及时将导致数据包积压在路由器中,从而导致数据发送时延增长、数据吞吐量损失、数据传输效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端点处数据发送时间以及数据传输路径,以降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排队时延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端点处数据发送时间以及数据传输路径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用以解决数据在网络中积压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增长技术问题。
具体的,一种端到端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处理的数据包;
使用可扩展时间槽分配算法,为待处理的数据包分配传输时隙资源;
使用可扩展路径算法,为已分配传输时隙资源的数据包分配从源指向目的地的传输路径;
根据分配的传输时隙资源、传输路径,将待处理的数据包从源传输至目的地。
进一步的,获取待处理的数据包,具体包括:
获取从源指向目的地的、端对端拓扑网络中的数据包传输需求列表;
根据预设的分配策略,从数据包传输需求列表中选择待处理的数据包。
进一步的,获取从源指向目的地的、端对端拓扑网络中的数据包传输需求列表,具体包括:
从IP多播目的地地址,获取从源指向目的地的端对端拓扑网络中的所有端点的数据包传输需求列表。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分配策略包括最大-最小公平性分配策略和最近最少分配的优先策略。
进一步的,使用可扩展时间槽分配算法,为待处理的数据包分配传输时隙资源,具体包括:
使用快速数据结构,一次性分配8个时隙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可扩展路径算法为边着色算法。
进一步的,使用可扩展路径算法,为已分配传输时隙资源的数据包分配从源指向目的地的传输路径,具体包括:
使用Euler-Split遍历端对端拓扑网络中所有端点形成定义数据包传输路径的着色二分图。
进一步的,运行有若干仲裁器,若干仲裁器中被指定的主仲裁器被配置执行以下步骤:
使用可扩展时间槽分配算法,为待处理的数据包分配传输时隙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腾数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腾数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1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