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2724.1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环;杨文杰;孙晓雯;杨丽;李宝刚;杨发展;殷逸冰;刘尊民;尹浩;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2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蔡赵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播种 作业 环隙引射 种子 气流 装置 方法 | ||
1.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吸式精量排种器(1)、吹种管(2)、环隙进种管(3)、中间固定件(4)、环隙下接管(5)、投种管(6)以及压种轮(7);所述气吸式精量排种器(1)与吹种管(2)相连接;吹种管(2)外接风机的正压气流,内侧与种盘贴合,通过正压气流吹种;所述中间固定件(4)水平中间位置开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气管与正压风机连接,竖直右侧位置设有连接口,供环隙进种管(3)和环隙下接口相连;所述环隙进种管(3)和环隙下接管(5)组成环隙引射装置,环隙进种管(3)与中间固定件(4)的上连接口相连,环隙下接管(5)的上端与中间固定件(4)的下接口相连,环隙下接管(5)的下端与投种管(6)相连;环隙进种管(3)下端为细圆管,环隙下接管(5)上端为圆台结构,环隙进种管(3)与环隙下接管(5)配合,形成环状锥台形孔隙,气流由中间固定件(4)的进气口进入,经过环状锥台形孔隙,产生高速气流,形成低压气流区,在环隙进种管(3)形成负压气流,将种子引射进入气流导送装置;
所述吹种管(2)由吹气管(201)和进气管(202)组成,所述进气管(202)比所述吹气管(201)细,所述进气管(202)接风压正压气流,所述吹气管(201)与种盘贴合,正压气流通过进气管(202)进入吹气管(201);
所述的环隙进种管(3)由环隙进种管下接段(301)、环隙进种管密封段(302)、环隙进种管竖直引种段(303)、环隙进种管弧形段(304)和环隙进种口(305)组成,环隙进种管弧形段(304)为与种盘成一定角度的弯管形状,弯管下端为环隙进种管竖直引种段(303),弯管上端开有角度为α的斜角,且环隙进种管弧形段(304)的斜角处外接大气,大气气流在环隙进种管(3)内腔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环隙进种管(3)内,形成首次引射气流,种子在气吸排种器内运动至投种位置,在吹种气流和首次引射气流的共同作用下脱离种盘进入环隙进种管(3);
所述的环隙下接管(5)由上端接口(502)、圆台(503)和投种管连接段(504)组成,并且开有密封槽(501);环隙下接管(5)的圆台(503)与环隙进种管(3)形成环状锥台形孔隙,将正压气流压缩成高速气流,流经圆台(503)结构下端,形成低压区,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环隙进种管(3)形成二次加速引射气流;环隙下接管(5)上端设置的上端接口(502),为半圆管形式,具有进一步聚集气流的作用;环隙下接管(5)的投种管连接段504设置为大于圆台下端直径的圆管结构,用于连接投种管(6);
所述的中间固定件(4)的水平中间位置开有中间进气口(401),通过气管与正压风机连接;竖直右侧位置设有竖直连接口(402),供环隙进种管(3)和环隙下接管(5)连,形成二次加速引射区域;竖直左侧设置固定孔(403),用于与播种机单体连接固定;
所述的投种管(6)分为上侧竖直管(602)和下侧弧形管(601),上侧竖直管(602)与环隙下接管(5)连接,主要引导种子进入投种管(6),下侧弧形管(601)设置与机器前进方向相反的弯弧结构;
所述的压种轮(7)为轮式结构,宽度小于开沟器宽度,安装在投种管(6)末端,与投种管(6)种子出口方向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种管(2)呈阶梯型管状结构,进气管(202)直径小于吹气管(201)直径。
3.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环隙进种管(3)的直径要大于环隙下接管(5)的圆台(503)的最小直径,小于环隙下接管(5)的圆台(503)的最大直径,形成上大下小环状锥台形孔隙,环隙进种管(3)的环隙进种管竖直引种段(303)与环隙下接管(5)的圆台(503)配合,形成上大下小环状锥台形孔隙,孔隙范围在0~10mm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环隙下接管(5)的圆台(503)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置圆台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环隙进种管(3)、环隙下接管(5)和中间固定件(4)共同组成环隙引射区域,可分为吸气段、环状锥台形隙孔和排气段。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装置的环隙引射种子气流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单粒种子进入投种位置:气吸式精量排种器(1)将种群分离定量并携带单粒种子进入投种位置,开始进入投种;
S2、种子脱离排种器进入环隙进种管(3):正压气流进过进气管(202)后到达较粗的吹气管(201),将风压减小,作用在投种位置,提供合适的主动投种作用力,使得种子脱离排种器进入到环隙进种管(3);
S3、首次引射气流形成:环隙进种管弧形段(304)的斜角处外接大气,大气气流在环隙进种管(3)内腔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环隙进种管(3)内,形成首次引射气流,在吹种气流和首次引射气流的共同作用下脱离种盘进入环隙进种管(3),完成种子与排种器的均匀有序分离;
S4、环隙引射气流高速投种:种子通过环隙进种管竖直引种段(303)进入到环隙引射区域,正压气流通过中间固定件4的中间进气口(401)进入环隙引射装置,在环隙结构的环状锥台形孔隙作用下,在环隙进种管(3)形成负压气流,形成二次引射气流,将种子引射入气流导种管(6);
S5、种粒射入土壤准确定位,完成投种作业:种子经过投种管(6)以较高的速度射入种沟,配合压种轮(7)装置,将种子精准射入土壤并准确定位,完成整个投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27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