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3278.6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1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成;张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62;H01M4/04;B82Y30/00;B82Y40/0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王跃超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介孔硅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孔硅细小颗粒和碳颗粒,其中介孔硅细小颗粒通过计量的逐滴与无水乙醉、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均匀,在恒温的情况下继续搅拌110/min-130/min,其中碳颗粒的形状呈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入的含量为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颗粒所占含量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颗粒的大小为15nm-3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硅颗粒中还添加有石墨和炭黑。
6.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介孔硅细小颗粒通过计量的逐滴与无水乙醉、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在容器内部通过搅拌;
2)然后在搅拌的内部添加聚物、聚环氧丙烷和聚环氧乙烷的乙醇溶液;
3)然后在混合的溶液在容器中搅拌110/min-130/min后倒入蒸发皿的内部,使其自然挥发;
4)混合的溶液挥发完毕后会得到氧化硅/P123复合体,然后将氧化硅/P123复合体和碳将其捣碎;
5)将氧化硅/P123复合体和碳放入至炉中600℃下热处理,使其表面的活性剂去除,得到介孔硅/碳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聚物、聚环氧丙烷和聚环氧乙烷的乙醇溶液至容器中且配量比例为1g Pl 23:2g TEOS:15g C2H5OH:0.01gHCl:0.8g H2O。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与氧化硅/P123复合体的比例为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皿的内部的湿度为35%-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P123复合体和碳在600℃的炉中加热5.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复源芥子空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32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