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极片及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4963.0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4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岑文龙;袁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131;H01M4/1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郭宝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含碳涂层和正极活性涂层,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设有含碳涂层,所述含碳涂层表面设有正极活性涂层,所述正极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P满足:2.3g/cm3≤P≤3.5g/cm3,所述含碳涂层的厚度h取值范围为1.2μm≤h≤3μm。本发明的一种正极片,通过调节含碳涂层的厚度和正极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使正极片兼具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寿命、高工作电压、较低的自放电率、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理想电源。
然而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量异常衰减导致电池容量骤降的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容量异常衰减问题,现有研究认为是锂电池正极片压实密度过大导致活性物质涂层的孔隙率过低,从而影响锂离子的传导,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导致DCR上升加速,容量衰减快,其技术解决方向从正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孔隙率入手。而这种方案通过设置正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孔隙率的方向的方案并没有解决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正极片,通过调节含碳涂层的厚度和正极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使正极片兼具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设置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含碳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含碳涂层远离所述正极集流体的正极活性涂层,所述正极活性涂层的压实密度P满足:2.3g/cm3≤P≤3.5g/cm3,所述含碳涂层的厚度h取值范围为1.2~3μm。
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涂层包括LiFePO4、LiMnO2或LiaNixCoyM1-x-yO2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LiaNixCoyM1-x-yO2,其中M选自Al、Mn中的至少一种,0.5a1.2,0x1,0y1,0x+y1。
优选地,所述含碳涂层包括导电碳和粘结剂,所述导电碳和粘结剂的重量份数比为1~5:8~10。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负极片、隔离膜、电解液、壳体以及上述的正极片,所述隔离膜用于将所述负极片和所述正极片分隔,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负极片、所述隔离膜、所述电解液和所述正极片封装。
优选地,所述负极片还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设置于负极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负极活性涂层,所述负极活性涂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硬碳、软碳、硅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隔离膜表面设置涂覆层,所述涂覆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5~20份氧化物陶瓷颗粒和10~30份聚合物粘结剂。
其中,所述电解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60~80份溶剂、1~20份添加剂和10~30份锂盐。
其中,所述溶剂包括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或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4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适用固体发动机强干扰激励模拟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