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悬挂式单轨的大跨度单肋式刚性吊杆组合拱结构桥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15198.4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琳;宋广林;仝波;卜江峰;朱祥;沈伊楠;闵亚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启东发展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2/00 | 分类号: | E01D12/00;E01D4/00;E01D19/00;E01D19/02;E01D19/12;E01B2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26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悬挂 单轨 跨度 单肋式 刚性 吊杆 组合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大跨度单肋式刚性吊杆组合拱结构桥,包括受压的下承式主拱、受拉的上承式副拱、主墩、边墩和轨道走行梁;其中主墩和边墩的上方均设置有端横梁,主墩上方的端横梁沿顺桥向向两侧延伸一定距离,下承式主拱的两侧拱脚固定在主墩的端横梁上方且位于上承式副拱的范围内,上承式副拱的一侧拱脚固定在主墩的端横梁下方且位于下承式主拱的范围内,其另一侧拱脚固定在边墩的端横梁下方,使下承式主拱和上承式副拱的拱脚相错;轨道走行梁设置在端横梁横桥向的两侧。本发明的优点是:跨越能力大、景观效果好、文化内涵丰富的悬挂式单轨梁,满足了景区、园区对大跨度景观轨道梁桥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大跨度单肋式刚性吊杆组合拱结构桥。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建设逐步下调建设计划,同时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传统能源车辆在逐渐过渡为新能源车辆,倡导绿色出行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悬挂式单轨车辆,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低运量车辆,在建设投资以及环保方面均占有优势,时下在景区、园区乃至城市最后一公里接驳中被逐渐重视。
传统的悬挂式单轨梁,是以20-30m为主要跨度,尚未见到大跨度的结构应用于设计,同时,突出景观要求的大跨度梁更是缺少相关研究。
在上述前提下,对于景区、园区建设新能源的悬挂式单轨,不可避免要出现跨越古建筑、保护区、景观湖泊等要求,对相关大跨度结构研究很少,因此亟需一种景观效果优越,刚度参数及安全性等满足轨道交通要求的桥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悬挂式单轨的大跨度单肋式刚性吊杆组合拱结构桥,采用上承式和下承式组合结构,提高了悬挂式单轨桥梁的景观效果和跨越能力。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的大跨度单肋式刚性吊杆组合拱结构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压的下承式主拱、受拉的上承式副拱、主墩、边墩和轨道走行梁;
其中所述主墩和所述边墩的上方均设置有端横梁,所述主墩上方的端横梁沿顺桥向向两侧延伸一定距离,所述下承式主拱的两侧拱脚固定在所述主墩的端横梁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承式副拱的范围内,所述上承式副拱的一侧拱脚固定在所述主墩的端横梁下方且位于所述下承式主拱的范围内,其另一侧拱脚固定在所述边墩的端横梁下方,使所述下承式主拱和所述上承式副拱的拱脚相错;所述轨道走行梁设置在所述端横梁横桥向的两侧。
所述下承式主拱与其下方的所述轨道走行梁之间通过刚性吊杆连接构成整体。
所述刚性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承式主拱以及所述轨道走行梁构成螺栓连接。
位于所述上承式副拱上方的所述轨道走行梁之间设置有中横梁,所述上承式副拱与所述中横梁之间通过钢立柱连接构成整体。
所述轨道走行梁之间设置有中横梁和平联。
所述下承式主拱与所述上承式副拱之间设置有若干所述端横梁,若干所述端横梁之间通过加劲纵梁连接构成整体。
所述上承式副拱与所述主墩之间的对应位置通过使两者局部加厚实现连接。
所述主墩和所述边墩为钢箱截面和混凝土截面组合结构,其墩顶一定范围内均为钢结构。
所述走行轨道梁采用U型钢截面轨道梁。
所述下承式主拱和所述上承式副拱为钢箱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启东发展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启东发展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5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