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5007.2 | 申请日: | 202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姜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臣阳光能源(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0 | 分类号: | H02S20/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探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9 | 代理人: | 刘泽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支架 及其 稳定 安装 结构 | ||
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架(2)、光伏板(3)、定位机构(4)、安装机构(5)和加固机构(6),其中:
所述安装架(2)的一侧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底座(1)上,所述光伏板(3)连接至所述安装架(2)上,所述底座(1)上连接用对所述安装架(2)角度调节的所述定位机构(4),所述安装机构(5)固定连接至所述底座(1)的底端上,所述安装机构(5)上连接用于增强所述安装机构(5)稳定性的所述加固机构(6);
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座(51)、第二螺纹杆(5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三固定螺母(53),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连接座(51)固定连接至所述底座(1)的底端上,所述第二螺纹杆(52)穿过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连接座(51),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三固定螺母(53)连接至所述第二螺纹杆(52)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螺纹杆(52)连接所述加固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第一固定螺栓(42)、第一连接板(43)、活动口(44)和定位组件(45),所述固定板(41)固定连接至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3)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栓(42)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板(41)上,所述活动口(44)开设至所述第一连接板(43)上,所述定位组件(45)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上,所述定位组件(45)穿过所述活动口(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5)包括第一螺纹杆(451)、第一固定螺母(452)和第二固定螺母(453),所述第一螺纹杆(451)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至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上,所述第一螺纹杆(4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口(44),所述第一固定螺母(452)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453)连接至所述第一螺纹杆(45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452)和所述第二固定螺母(45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6)包括第四固定螺母(61)和挤压件(62),所述第四固定螺母(61)连接至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上,所述挤压件(62)套接至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上,所述挤压件(62)与所述连接座(5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62)包括活动套(621)、第二连接板(622)和压板(623),所述活动套(621)套接至所述第二螺纹杆(5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622)的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活动套(62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62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至所述压板(623)上,所述压板(623)与所述连接座(51)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护机构(7),所述第一防护机构(7)包括滑槽(71)和防护板(72),所述滑槽(71)开设至所述底座(1)上,所述滑槽(71)内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护板(72)可滑动的连接至所述滑槽(71)上,所述防护板(72)卡接所述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及其稳定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护机构(8),所述第二防护机构(8)包括敞口架(81)和玻璃板(82),所述敞口架(81)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架(2)的上端,所述玻璃板(82)固定连接至所述敞口架(8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臣阳光能源(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诺臣阳光能源(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50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麦—玉米“吨半粮”高效栽培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共就业创业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