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索膜结构的翼伞雀降过程建模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7336.0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5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及水;张红英;吴琼;刘东宇;陈杰;童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T17/2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于瀚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膜结构 翼伞雀降 过程 建模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索膜结构的翼伞雀降过程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翼伞结构全尺寸几何模型;
步骤2,对翼伞结构全尺寸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翼伞结构网格模型;
步骤3,建立翼伞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方程,赋予所述网格单元属性,其中,对翼伞结构全尺寸几何模型中伞衣部分选用薄膜单元,伞绳部分选用索单元,并采用罚函数法处理薄膜单元与索单元之间的接触碰撞问题;
步骤4,建立翼伞操纵绳双侧下拉动力学模型;
步骤5,建立流固耦合模型以及操纵绳下拉动力学耦合模型,进行翼伞雀降运动流固耦合仿真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翼伞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方程为:
其中,ρs为翼伞结构的材料密度,σs为柯氏应力张量,fs为作用在翼伞结构的外部力,u为翼伞结构质点的速度矢量,t为计算时间,为偏微分运算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薄膜单元的本构方程为:
其中,ε1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纵向应变,σ1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纵向应力,θ1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纵向泊松比,E1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纵向弹性模量,ε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横向应变,σ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横向应力,θ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横向泊松比,E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横向弹性模量,ε1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切向应变,τ1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切应力,G12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剪切模量,α为翼伞伞衣结构薄膜单元的非线性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索单元的本构方程为:
其中,ε为翼伞伞绳索单元的纵向应变,σ为翼伞伞绳索单元的纵向应力,
E为翼伞伞绳索单元的纵向弹性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采用罚函数法处理薄膜单元与索单元之间的接触碰撞问题,具体包括:
在每一个时间步长开始时,检查每一个从节点,如果从节点没有穿透主面,则不作任何处理;如果从节点穿透主面,则在从节点与主面之间增加一个接触力;
将计算时间t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流固耦合仿真计算时间步长Δt,时间步长计算公式为:Δt≤Δtcr,Δtcr为收敛计算的临界时间步长,其中其中m为网格单元质量,k为网格单元等效刚度系数;
所述接触力的大小与从节点穿透的距离、主面的刚度成正比;
通过减小时间步长降低接触力Fs的振荡程度;接触力Fs计算公式为:
其中kl为由材料属性决定的接触刚度,C为阻尼系数,d为接触位移;
接触位移d由结构节点与流场节点间相对速度进行计算:
dt0+Δt=dt0+(vs-vf)·Δt,
其中dt0+Δt为下一时间步的接触位移,vs与vf分别为结构节点的速度矢量和流场节点的速度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采用置大数法对操纵绳下拉点引入位移边界条件,进行位移边界约束处理:设定给定节点的位移ui为单元节点位移,为给定单元节点位移,在ui所在行中,将结构刚度矩阵的主对角元素kij置入大数Z,同时将对应行的载荷项pi用代替,从而得到翼伞操纵绳双侧下拉动力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73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