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临界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7756.9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6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郗小明;徐云霞;柳春;余晨;秦超;米延文;杨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10L5/00;C10L9/00;B09B3/70;B09B101/55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榆林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临界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对气化细渣提碳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料调质匀化,气化细渣、水和添加剂在所述原料调质匀化单元配置成匀化料浆;步骤二、超临界COsubgt;2/subgt;提碳,将匀化料浆输送到分离柱,向分离柱中通入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气化细渣中含碳有机质吸附在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中并随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上浮;步骤三、回收含碳有机质,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携带含碳有机质进入静置槽静置后流入过滤器实现含碳有机质和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分离,回收含碳有机质。本发明先使用超临界COsubgt;2/subgt;流体提取气化细渣中含碳有机质,再通过过滤器实现含碳有机质回收,本发明选用COsubgt;2/subgt;再利用方式实现含碳有机质回收,达到COsubgt;2/subgt;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化细渣清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对气化细渣提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我国长期基础能源,现代煤化工技术仍是我国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然而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煤气化细渣这种高灰含碳物质。气化细渣约占气化渣总排量的30%,细渣中残碳含量较高,一般在20~50%,甚至高达50%以上,具有较高的热量回用价值,但含碳量高也成为其进一步综合利用的掣肘,受限于目前的处理手段及方式,堆存和填埋仍是气化细渣目前主要的处置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土地资源浪费,在能源清洁利用方面使煤化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
气化细渣除了作为固废堆存和填埋外,少部分采用和燃煤混合的方式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或煤粉锅炉用做燃料,但掺烧比例较低,且因其含水、含灰量高,粒度较细,无法实现高湿且粒径很细的气化细渣的高效燃尽,燃烧后烟气中含水量、飞灰含量均有所增加,对锅炉的正常运行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阻碍了其资源化利用。
为了克服上述不利影响,目前常规做法是采用气化细渣碳灰分离方法,如浮选、重选、分选(公开号为CN103695066B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11659527B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17313865U的专利文献等),这些气化细渣碳灰分离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如能耗大、成本高、产品产率不高等问题。在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大环境下,气化细渣碳灰分离方法中的气化细渣处理利用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对气化细渣处理利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对气化细渣提碳的方法,先使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气化细渣中含碳有机质,再通过过滤器实现含碳有机质回收,本发明选用CO2再利用方式实现含碳有机质回收,达到CO2减排的目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对气化细渣提碳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原料调质匀化,气化细渣、水和添加剂在所述原料调质匀化单元配置成匀化料浆;
步骤二、超临界CO2提碳,将匀化料浆输送到分离柱,向分离柱中通入超临界CO2流体,气化细渣中含碳有机质吸附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并随超临界CO2流体上浮;
步骤三、回收含碳有机质,超临界CO2流体携带含碳有机质进入静置槽静置后流入过滤器实现含碳有机质和超临界CO2流体分离,回收含碳有机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一中添加剂为木质素磺酸盐、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氢氧化钠、TXY絮凝剂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7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