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纸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7867.X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6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邓芸;年帅;王小雨;郑婷文;马昱;阮文权;王硕;张小凯;谢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B01J20/20;B01J20/30;C02F1/28;C01B32/05;C02F101/30;C02F101/34;C02F101/3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赵巧娜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纸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纸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废纸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是以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水溶液作为处理剂先对废纸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对预处理后的废纸基纤维进行炭化处理形成废纸基生物炭;其中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水溶液作为处理剂,不仅能够去除废纸中残留的木质素等物质,还能有效提高生物炭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使得最终制备的废纸基生物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能够达到99%以上,避免了强酸碱以及强氧化剂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纸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炭作为一种环保经济的新型碳材料,具有微孔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独特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土壤修复、催化等多个领域。
制备生物炭的有机原料包括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稻壳、椰壳、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和比例,因此制备得到的生物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原生生物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适应在环境中的应用需求,往往需要对生物炭进行后处理。目前最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是将生物质炭化后,使用较高浓度的酸碱或氧化剂溶液浸渍,从而增加生物炭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由于酸碱和氧化剂一般对环境和操作者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更为绿色的处理方法。
废纸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垃圾,目前废纸的回用方式主要为建筑材料原料、加填剂或者二次新闻纸。由于使用废纸作为生物炭原料,需要对废纸进行脱墨处理,工艺复杂,并且脱墨处理后的废纸基生物炭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低、表面光滑,不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
因此,目前很少用废纸作为生物炭原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原生生物炭活化处理通常需要使用较高浓度的酸碱或氧化剂溶液,容易对环境和操作者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废纸原生生物炭,通常需要预先对废纸进行脱墨处理,工艺复杂,并且处理后的废纸基生物炭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低、表面光滑,不利于对污染物的吸附。
[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纸基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工艺简单,使用环境友好的离子液体作为预处理剂,用于处理废纸,能够有效的去除废纸中残留的木质素等物质,提高废纸原生生物炭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然后再将预处理后的废纸基纤维制备成生物炭,该生物炭对多种有机物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去除率能够达到99.99%,有效避免了强酸碱和氧化剂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废纸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废纸预处理
以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水溶液作为处理剂对废纸进行预处理,得到废纸基纤维;
(2)废纸基生物炭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废纸基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的环境下进行炭化处理,控制温度上升速率为5℃/min,在650~850℃下炭化60~70min;取出后洗涤至中性、烘干,即得废纸基生物炭(K-C-B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预处理是将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与废纸混合,于高压灭菌锅中,在105~110℃、0.01-0.02Mpa,反应3~5h;待降温为室温后取出,抽滤使其固液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留下的固体样品,直至洗涤后的废液无气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将洗涤后的样品烘干,形成废纸基纤维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水溶液与废纸的液固比为20~30:1,ml:g;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水溶液中硝酸L-半胱氨酸离子液体的质量浓度为7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7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