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8323.5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鸿;林继铭;杨建红;房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改良 流动 固化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分为工厂工况和现场工况;在工厂工况中,先在建设污泥或建设渣土中添加土或水,调整湿度及粒度后,再将固化材料水泥按所需比例混合,制造流动化固化土;再将流动固化土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进入现场工况;在现场工况中,先对流动固化土进行调整,其中先对被运输到储料器中的流动固化土的含水进行调整;然后将固化土转移到生产线搅拌机中,对其进行碳化改良;最后对通碳改良的流动固化土进行泵送,用于各种回填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渣土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挖掘土和建筑污泥,而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置方法多数为堆放填埋,且造成了影响环境卫生、污染水土资源以及土地浪费等危害。针对以上的问题,对建筑工地产生的建设“垃圾”进行了研究。作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方法,提出了在建筑污泥中混合搅拌固化材料和水等,使其成为流动化处理土,使用该流动固化土进行填埋和填充空隙的流动化处理方法。由于该流动固化土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自重作用下无需或少许振捣下可自行填充。因此具有良好的施工性,适用于向狭小部分的填埋,背面填埋,填充等。而利用建筑渣土作为水泥基低强度回填材料在地下管沟、路面基础、涵洞和挡渣土墙等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建筑渣土的再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且有利于改善建筑渣土再利用率低的现状。
流动化固化土是在工厂依据建设污泥的湿度,粒度等进行调整处理,将固化材料和水混合后制造出来的,或者在施工现场直接对建筑渣土进行流动化处理而制造出来。它的搅拌方式包括常见的集中搅拌站、预拌混凝土卡车以及移动式搅拌机器等。它主要由胶凝材料、骨料和水组成,依据情况添加外加剂,而在流动固化土的搅拌过程中通入CO2,会使得流动固化土发生碳化反应。在碳化反应的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物如氢氧化钙以及水化硅酸钙会与CO2发生反应生成CaCO3,不仅提高流动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增加耐久性,还可以改变流动固化土的酸碱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改良后的流动固化土及制造方法,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是在建筑污泥或建筑渣土、水以及固化材料混合搅拌的基础上,再将CO2加入到流动固化土的搅拌过程中,使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有效的改善流动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同时CO2的加入也可以改善流动固化土的流动性,使之更加适合狭窄工况环境的回填工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工厂工况和现场工况;
在工厂工况中,先在建设污泥或建设渣土中添加土或水,调整湿度及粒度后,再将固化材料水泥按所需比例混合,制造流动化固化土;再将流动固化土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进入现场工况;
在现场工况中,先对流动固化土进行调整,其中先对被运输到储料器中的流动固化土的含水进行调整;然后将固化土转移到生产线搅拌机中,对其进行碳化改良;最后对通碳改良的流动固化土进行泵送,用于各种回填工程。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现场工况中输送的流动化处理土的水固比保持在50%以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产线搅拌机连接着二氧化碳储气罐,在搅拌的过程中,通入二氧化碳对固化土进行碳化改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改良的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在工程实况中可以根据回填的目的选择比重和抗压强度。本发明的碳化流动化处理土可以保持与普通土相同的强度,而且可以被挖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压实,也不会引起长时间的下沉。因此,适用于地下结构等的回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改良流动固化土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搅拌机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8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