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9475.7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创伟;王泳;谢志成;邢谷涛;廖思辉;陈少彬;陈义飞;罗佩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意智慧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2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运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1 | 代理人: | 王倩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媒体 平台 认证 模型 生成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涉及认证模型生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服务请求信息,并根据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注册认证处理,形成注册数据;根据注册数据,结合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第一服务请求处理,形成第一服务请求数据,并对第一服务请求数据进行第一服务应答处理;获取第一服务请求数据经一次性公钥签密处理后形成的第二服务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形成第二请求服务数据,并对第二请求服务数据进行第二服务应答处理,完成认证访问。其能够通过建立基于密码学的匿名认证模型对身份认证提供更加可靠的隐私保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认证模型生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身份认证机制中用户管理模式相对松散,基于该模式设计的信息系统存在资源浪费、用户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用户持有多套密码带来的安全风险。现有匿名认证协议建立在通信双方对第三方完全信任的基础上。但如果第三方是权威但不诚实的,则现有的一次性公钥算法无法抵抗第三方恶意泄露用户部分私钥或者主动伪造用户私钥而发起的假冒攻击,用户将面临身份被假冒的安全威胁,成为匿名认证机制中不可忽视的潜在隐患。因此,降低对第三方权威性的依赖度成为当前匿名认证技术中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因此,设计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能够通过建立基于密码学的匿名认证模型对身份认证提供更加可靠的隐私保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通过在采用面向隐私保护的抗不诚实第三方攻击的一次性公钥算法基础上进行身份认证,可靠的实现了用户信息的身份认证,并确保用户隐私数据在域内和跨域等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传送,并有效控制隐私敏感数据的披露范围,避免其行为路径及信息被恶意收集和分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媒体平台认证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服务请求信息,并根据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注册认证处理,形成注册数据;根据注册数据,结合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第一服务请求处理,形成第一服务请求数据,并对第一服务请求数据进行第一服务应答处理;获取第一服务请求数据经一次性公钥签密处理后形成的第二服务请求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形成第二请求服务数据,并对第二请求服务数据进行第二服务应答处理,完成认证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通过在采用面向隐私保护的抗不诚实第三方攻击的一次性公钥算法基础上进行身份认证,可靠的实现了用户信息的身份认证,并确保用户隐私数据在域内和跨域等网络环境中的安全传送,并有效控制隐私敏感数据的披露范围,避免其行为路径及信息被恶意收集和分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一服务请求信息,并根据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注册认证处理,形成注册数据,包括:获取用户身份标识,将用户身份标识在恶意用户列表进行查询:若恶意用户列表中存在用户身份标识,则停止注册;若恶意用户列表中不存在用户身份标识,则进行注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前,必须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确认,如果用户存在于恶意用户列表中,则判断用户可能为风险用户,停止注册,并拒绝进行后续的服务。若不存在于恶意用户列表中,则通过验证,进行后续的注册处理,以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注册数据,结合第一服务请求信息进行第一服务请求处理,形成第一服务请求数据,并对第一服务请求数据进行第一服务应答处理,包括:进行数据初始化处理,并公布系统参数;获取用户身份标识、用户进程以及服务提供方身份标识,结合系统参数生成用户私钥数据,并对私钥数据进行保存、公布和返还;获取服务提供方身份标识,结合系统参数对目标服务提供方进行注册认证和服务方私钥数据生成处理,并对服务方私钥数据进行保存、公布和返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意智慧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意智慧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9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空间向量解纠缠的人脸融合攻击协助者面部溯源方法
- 下一篇:TBM出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