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智能点焊站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29787.8 | 申请日: | 202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5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B23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7 | 代理人: | 高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智能 点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智能点焊站,包括柔性转台、点焊机器人系统、触摸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焊接机构以及轻量化密封水冷却系统,各部件均设置于框架本体上,工装夹具沿着柔性转台的导向板设置于柔性转台上,零件产品设置于工装夹具上,点焊机器人系统驱动焊接机构执行电阻焊点焊,通过触摸屏系统发送匹配的指令给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统一调度,轻量化密封水冷却系统调配焊接机构执行相应指令,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温度始终处于设备稳定运行值之间。采用本发明公开的装置,集成度高、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和特定机器主导,避免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人身伤害安全风险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轻量化白车身制造行业的智能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智能点焊站。
背景技术
目前,轻量化白车身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电阻焊点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主要由水介质循环冷却。轻量化白车身零件种类繁多,结构形式差异大,设备兼容性差,主要由人工和特定机器组合成固定单元岛完成白车身特定零件的焊接;此外,水冷却系统的管道拼接技术为车制成型的柱螺纹连接工艺。
由于车身零件材料均为薄壁钣金件,零件种类繁多、形状迥异、外形尺寸大,水冷却系统使用的主材为厚壁镀锌钢管和管道拼接工艺为车制成型的柱螺纹连接工艺等。现阶段由人工配合厚壁镀锌钢管和柱螺纹连接工艺组成的水冷却系统承担冷却功能一并执行车身零件的电阻焊点焊工艺,实现了对车身零件的焊接。
目前的车身焊接和冷却工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①不能联动,等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②转台工作台不柔性,占用生产场地面积大,降低了生产区域利用率,也致使现场管理难。③设备智能化低,无法灵活根据需求更换产品,劳动强度大,长期低效率、无规则的生产节奏对操作人员身心危害大。④工况不安全,存在砸伤人风险。⑤受用工短缺限制,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存在停止缺陷。⑥依赖人员操作熟练程度,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产品质量无法保证。⑦用钢量大,制造成本高;⑧减材耗钢量大,消耗费用大;⑨螺纹不密封、不自锁,管道漏水危害设备运行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焊接装置实现不同产品零件的自动焊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智能点焊站,具有联动协作柔性化、占地面积小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检测、点焊接、换料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和特定机器主导,避免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人身伤害安全风险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轻量化白车身制造行业的智能水平。同时采用绿色连接工艺,提升设备安全稳定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智能点焊站,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本体、柔性转台、点焊机器人系统、触摸屏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焊接机构、压缩空气单元、安全防护系统、轻量化密封水冷却系统、电极帽修磨及检测装置以及电极帽自动上下料装置,各部件均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上,两组所述电极帽修磨及检测装置和所述电极帽自动上下料装置对称分布于所述点焊机器人系统两侧,两组所述焊接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点焊机器人系统,所述电极帽修磨及检测装置以及所述电极帽自动上下料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点焊机器人系统与所述柔性转台之间;
工装夹具沿着所述柔性转台的导向板设置于柔性转台上定位并夹紧,零件产品设置于所述工装夹具上定位并夹紧,所述点焊机器人系统驱动所述焊接机构执行电阻焊点焊,待本类型零件产品点焊接完成后可更换其它类型的零件产品和工装夹具,所述柔性转台通过双工作台面中止口和气动的变化进行柔性调整,从而固定不同尺寸的夹具,通过所述触摸屏系统发送匹配的指令给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统一调度,所述轻量化密封水冷却系统调配所述焊接机构执行相应指令,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温度始终处于设备稳定运行值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9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