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5474.1 | 申请日: | 2023-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胡锦;钟骏良;李刚;徐云雁;刘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B01J8/08;B01D3/00;B01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丰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反应 提高 整体 收率 液相单 | ||
1.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壳体(1)内设有低压腔(3)、加氢腔(4)和精馏腔(5),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精馏腔(5)顶端相连通的出料管(6);
还包括:
输入装置(7),所述输入装置(7)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用于将C2、C3混合气进行充分混合后输入到所述壳体(1)内进行反应;
产醛装置(8),所述产醛装置(8)安装于所述低压腔(3)内,用于将混合气体经过低压羰基合成方法生产混合醛,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催化剂处于持续晃动且与混合气体处于充分接触的状态;
产醇装置(9),所述产醇装置(9)安装于所述加氢腔(4)内,用于对产生的混合醛进行加氢催化后产生混合醇,并且使得加氢时的速率根据气流速率自动进行调整;
精馏装置(10),所述精馏装置(10)安装于所述精馏腔(5)内,用于对生产的混合醇进行精馏脱出轻重组份、异构物分离生成正丙醇和正丁醇、异丁醇从所述出料管(6)排出;
循环装置(11),所述循环装置(11)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用于通过循环冷却带走反应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7)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底面的装置盒(12),所述装置盒(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入管(13),所述输入管(13)的一端与所述装置盒(12)相连通,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分别用于输入C2和C3气体的进气管(14),所述出料管(6)上连通连接有与所述输入管(13)相连通的循环管(15),所述装置盒(12)内设有用于使得混合气体充分混合后进入所述产醛装置(8)的混合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件(16)包括驱动轴(17),所述驱动轴(17)贯穿所述装置盒(12),且与所述装置盒(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弧形板(19),所述弧形板(19)的顶端和两侧均与所述装置盒(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装置盒(12)相连通的第一连通管(20),所述第一连通管(20)用于将混合气体输出到所述产醛装置(8)内,所述底座(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17)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醛装置(8)包括多组用于储存催化剂的第一反应管(22),多组所述第一反应管(22)均为扭曲状,所述驱动轴(17)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端,且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盘(23),所述第一反应管(2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盘(23)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盘(23)内开设有多组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20)和所述第一反应管(22)的第二连通管(24),所述第一反应管(22)用于将反应完成后所生成的混合醛输出到所述产醇装置(9)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反应提高整体收率的液相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醇装置(9)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盘(23)顶端的转动杆(25),所述低压腔(3)和所述加氢腔(4)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分隔板(26),所述加氢腔(4)和所述精馏腔(5)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分隔板(27),所述转动杆(25)贯穿所述第一分隔板(26),且与所述第一分隔板(26)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加氢腔(4)内注入氢气的注入管(28),所述第一分隔板(26)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应管(22)内排出的气体进行收集完成加氢反应的收集件(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54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