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48553.8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彪;司磊磊;张兴华;葛少成;胡胜勇;李刚;郁静静;张露露;乔晓光;朱登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F04D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复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49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喷雾 降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固定座(100)、壳体以及动力源,壳体连接在固定座上,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引风单元,动力源驱使引风单元工作将含尘气体以多向的方式从外至内引入到降尘装置;
降尘装置内有吸附源,吸附源用于吸附含尘气体内的颗粒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引风单元包括第一引风单元以及第二引风单元;
第一引风单元将含尘气体以从下至上的方式引入到降尘装置内;
第二引风单元将含尘气体从侧向引入到降尘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100)与引风单元之间设置有流道固定座(201),第一引风单元以及第二引风单元设置在流道固定座(201)的下方,动力源通过流道固定座(201)进入到降尘装置内驱使第一引风单元和/或第二引风单元工作将含尘气体引入到降尘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风单元为底吸机构(200),底吸机构(200)包括内筒体(205)以及设置在内筒体(205)内的转动轴(204),转动轴(204)上设置有转动片(204a)以及吸风叶片(204b),并且转动片(204a)倾斜设置正对流道固定座(201)的内壁方向,流道固定座(201)内壁上分布有水平喷射口(201a),动力源通过流道固定座(201)后从水平喷射口(201a)喷出驱使转动片(204a)以及转动轴(204)转动,转动轴(204)转动带动吸风叶片(204b)转动能将含尘气体吸入到降尘装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引风单元为侧吸机构(300),侧吸机构(300)转动装配在壳体内,侧吸机构(300)包括吸风框(302)以及连接在吸风框(302)上的传动机构,流道固定座(201)的下方正对吸风框(302)设置有竖向喷射口(201b),动力源通过流道固定座(201)后从竖向喷射口(201b)喷出驱使传动机构以及吸风框(302)转动,吸风框(302)转动能将含尘气体吸入到降尘装置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为引导环(301),引导环(301)连接在吸风框(302)上,并且引导环(301)上分布有多个引导片(301a),引导片(301a)位于竖向喷射口(201b)的正下方,并且多个引导片(301a)同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道固定座(201)的外侧套设有环状管(203),环状管(203)与流道固定座(201)之间通过分布管(203a)连通,且环状管(203)上还连通有管接头(203b),动力源通过管接头(203b)进入到环状管(203)中进而通过分布管(203a)进入到流道固定座(201)中。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矿用高效喷雾降尘装置的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源进入到降尘装置内能将含尘气体引入到降尘装置内,并且动力源在降尘装置内由于碰撞作用产生吸附源,吸附源能吸附含尘气体内的颗粒物实现降尘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源包括高速流体以及机械动力机构,机械动力机构辅助动力源驱使引风单元工作将含尘气体引入到降尘装置内,高速流体进入到降尘装置内产生吸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引风单元包括转动轴(204)以及吸风框(302),机械动力机构与转动轴(204)连接并且驱使转动轴(204)转动,转动轴(204)上设置有吸风叶片(204b)并且带动吸风叶片(204b)转动将含尘气体从下至上引入到降尘装置内,转动轴(204)还与吸风框(302)连接,吸风框(302)转动将含尘气体从降尘装置侧向引入到降尘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8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加热终端监管预警系统